【人間社記者陳璿宇、平曜大樹報導】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二○一一年全
國督導聯誼暨進修研習會,三至四日於佛光山舉行,全台五十七個督導委員會、一千五百位督導聯誼,互相交流當督導的「撇步」。
「我的家鄉在佛光山,你的家鄉也在佛光山,團結起來…」高亢的歌聲、口號環繞佛光山雲居樓,各區督導委員會使出渾身解數,運用寶特瓶、瓶蓋等環保素材,個個打扮得千嬌百媚,宛如一場化妝舞會。
環保心保展現創意
與會督導發揮巧思創意,一進場就點燃了團隊的動能,署理會長慈容法師勉勵說:「大家加入佛光會後變得愈來愈年輕、愈有活力,人就不會憂鬱;現代人工作壓力很大,應該參加佛光會把佛法融入生活,用各種方式來帶動會員,散發生命的熱能、熱力。」
雖然每隊只有一分鐘的時間,有些人以化妝吸引人、有些人妝扮很藝術、有些主題鮮明、有些自創歌謠,慈容法師讚嘆,全隊的人充分發揮一分鐘的生命,傳達三好、四給、八正道等意義。
他進一步說明督導的功能,是補足會長不足的地方。每個人應該學習扮演不同的角色,明白在殿堂、客廳、講台,都要有不同的展現,能給人能量、熱情,這些都是慈悲與智慧的表現。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三日亦和督導接心,督導紛紛把握殊勝機會,向大師請益「佛光人如何與時俱進?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等問題。
不計較人生就向前
大師指出,要扮演好人的角色,要扮演吃虧的角色,不計較於一時,人生的成就會向前,「慈悲、智慧、忍耐、巧妙、功德、結緣,都是佛法的武器,是督導要教授後輩們佛法的武器。」
大師對長年發心護持的督導,咐囑人間佛教的精神理念:「佛陀的一天怎麼過?早上托缽度眾,走向人群走向人間,佛陀托缽讓佛教與社會有接觸,在家眾布施,出家眾說法,財法二施等同功德。我們不以神話形容佛陀,這是人間的佛陀,行人間事,佛陀遠離煩惱,解脫自在開悟證果。」不通達佛法是無法表達,反成了普通生活,不深入「人間佛教」哪能深入淺出表達出來?
與佛光山同時俱進
學佛要經過長遠的時間才能圓滿,要對「大法」起大信心,才有大進步,大師鼓勵督導應與佛光山同時俱進、同時存在。
我們如何傳承佛法? 大師回答:「對與我有緣的人要將佛法利益輸送給他,『給』很重要。」強調佛教徒要傳承佛法,要真心、要給、結緣,施與受同等功德。以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給人多一點利益,學習吃虧,學習給人,「給人一點真心,就是給人因緣,現在我有辦法,能不給人因緣嗎?」
此次研習課程多元豐富,安排「抗老化—保護智慧的妙方」、「學佛知津問答」、「督導的成長與應有的形象」、「宗門思想」、「我在佛光會的成長」、「會務經驗座談」等,讓督導充分交流,亦邀請中華總會副總會長陳嘉隆、理事陳順章、朱唐妹、黃明侃等資深幹部現身說法,分享個人學佛心路歷程。
陳嘉隆以自身經驗勉勵大家,指出加入佛光會讓他達到最大的成就,就是佛光人要效法星雲大師「公平、正義」的性格,成就菩薩證悟平等性,「敢言人不敢言,做人不敢做」,時時心繫天下蒼生的苦難,大家共同發心,來成就眾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