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戰勝哲理 不忘以德服人

李祖翔 |2011.09.03
1218觀看次
字級

李祖翔

「佛光女籃戰績優異,只可惜她們心裡還有很多需要克服的障礙,例如面對職業強隊,往往有放棄迎戰的傾向,甚至只滿足現有表現。」孫朝說這是佛光女籃隊自六月底集訓到赴大陸作移地訓練的主要原因,透過比台灣強隊更強的隊伍交流,她們一定可以成長。

從八月八日到二十五日,整整十八天行程,不僅在大陸掀起旋風,受到重視,也讓球隊得以淬煉,可以告訴自己:「原來我們這麼強,根本不需要怯懦」。教練李亨淑要灌輸她們,「堅持到底」和「面對強敵也想戰勝」的精神,除錦標賽與冠軍賽外,精神比任何球賽的分數都重要。

親身體會永不放棄

進入東北遼寧省瀋陽特訓前,孫朝為她們安排和中國大學籃球聯賽四區冠軍之二,航空航天與大連理工女籃,以及前十六強、前十二強戰力的小試。

第一場比賽,由於大陸很少台灣球隊交流,不了解台灣球隊和大學,將佛光誤植為「福光」,但一戰過後,表現讓當地球隊詢問:「佛光在台灣程度如何?若很強,輸了也屬正常。」對球隊好奇,進而重視,不過孫朝發現,大陸對星雲大師用教育淨化人心、推廣運動的興趣與球隊不相上下,意外增添移地訓練的重要性。

扺瀋陽之後的第二天,今年成為佛光大學新鮮人的陸生郜一凡,見到連兩場的敗仗,顯得信心不夠,她懷疑,這真的是放棄大陸好學校所選擇的歸宿?但對手是中國第一與第二強敵,所以輸得無可厚非。

第三場她看見佛光女籃擊潰大陸視若天神的瀋陽部隊,不由震驚的說:「水平怎麼這麼高?連瀋部都能打贏?個頭比我小的竟然能蓋一百九十幾公分的球!我該怎麼練習才能像她們一樣?」郜媽媽說,一凡的身高在大陸發展受限,但從小球技過人,仍有點自滿,認識佛光後,改變了,學會謙卑,很想早點融入球隊。

大連理工大學與瀋陽部隊,孫朝都規畫連打兩場,因為瀋陽部隊的球風與戰略強悍,是最好的學習對手,但大連理工實力有些差距,奮鬥到底的精神卻是李亨淑看重的,球員親身體會到永不放棄的心情,這是她們在台灣無法深刻體會的。

發揮想像活化腦袋

除了每天六點起床晨訓,下午和強隊比賽,訓練之外還包括參訪。她們參觀中山陵、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茶博館、杭州烏鎮、西湖、日俄監獄、東雞冠山、瀋陽故宮和宜興大覺寺,對歷史古蹟的認識,佛光認為是僅次於比賽的元素,「增廣見聞,了解華人歷史,讓球員學會思考」。

例如由張藝謀執導、音樂大師喜多郎作曲的《印象西湖》一劇,用聲光及舞台藝術打造的愛情故事,孫朝就要球員交心得作業,「我要她們發揮想像力,活化腦袋。」孫朝說,生活要有樂趣。

李亨淑也認為,唯有快樂才能把球打好,他們組建的是一支獨特的快樂強隊,隊長張欣蓉說:「練球一點都不累,教練的指導,去做就對了,因為她說的都沒錯。」

移地訓練成果斐然,雖然十一戰有八勝,但讓孫朝興奮的,還是張以琳和陽詩慧正在迅速恢復戰力中,「我們最強的兩個人還沒上陣,就有如此佳績,對回到台灣的比賽信心滿滿,未來甚至計畫到大陸參賽,以連接兩岸體育體制的改善橋梁。」孫朝對整個訓練頗有感觸,他認為球員不僅改了脾氣,還修正堅持到底的態度,連凝聚力都大幅提升,他興奮的說:「中國女籃的精華都在這裡,可是,我們贏了。」

他在訓練時曾透露:「台灣重視球員保護,大陸重視硬體設備,的確該相互學習。硬體上的改善,希望台灣能重視,如此才能安心地代表台灣去招募各地的精英。」

而孫朝經典的評語,還有「我們不是為分數來,不需要爭勝負;沒有球員再受傷,是最快樂的事」、「身體雖然累到極限,但誰撐下去誰就是贏家」、「要學東北瀋陽球隊的以勢逼人,卻不能忘記佛光傳統的以德服人」都讓人印象深刻。

特殊風格引人注目

佛光一貫的傳統,隨隊法師自然不會少。星雲大師重視移地訓練,也指派宜興大覺寺的東北籍法師隨隊照應,有如法師陪伴球隊十天,體會深刻,她說:「不管別人怎麼看球隊,相處後我覺得自己很喜歡她們,在她們身上看到佛光山提倡的同體共生的精神,這在大陸並不常見。」

有如法師甚至放下身段對她們說:「雖然大家都要妳們學會情緒控制,但連我看到裁判不公,都會想衝上去喊冤。只有親身參與,才知道妳們要學習的多麼具有挑戰性。在妳們身上,不是我教妳們什麼,而是我學到許多道理,從前的我遇到難事會想逃避,但妳們遇到困難都能不放棄,讓已身為法師的我得到警惕。」

佛光球員聽完教練、顧問訓話和法師開示後,有個獨特的隊呼:「謝謝教練、謝謝孫老師、謝謝師父,大家辛苦了!」佛光的種種領隊風格,頻引大陸球員側目,沒想到這麼一支不彪悍、過於溫情的隊伍,竟能跟東北運動大省的職業球隊分庭抗禮,於是主動反映要到台灣與球隊交流,一體育主任就說:「妳們是來這裡增廣見聞的,但比賽後,我們發現,也該帶球員到台灣開闊眼界了。」

訓練幕後推手

星雲大師佛光山開山宗長,提倡教育淨化人心,為一蹶不振的女籃塑造新風貌。讓佛光山所有道場與弟子,支持女籃的訓練與生活起居。

賴維正三好體育協會會長,移地訓練主要開銷的提供者,訓練過程中更三不五時致電關懷,關注每一場比賽和球員的身心狀況;深怕球隊在異鄉遇到麻煩,也囑咐位於大陸的相關企業無條件給予協助。

關鍵隨隊人物

孫朝台灣高中籃球聯賽HBL推手,前高中體總祕書長,現任佛光女籃技術顧問,暱稱「老爹、老頭」,是佛光女籃得以與大陸強隊交流比賽的重要牽線者。

李亨淑前韓國國家隊選手,奧運銀牌得主,帶領普門中學得到女子組冠軍、佛光大學得到甲級第三名的總教練,有球隊「兵符」之稱,移地訓練的主要訓練人。

蕭莉宜運動傷害防護員,自普門中學帶到佛光大學,有六年以上的隨隊資歷,是照顧與預防傷害的保母級人物。在復健中的球隊前隊長陽詩慧說,因為有她的專業,球員才能恢復得比別人都快。

有如法師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指派,以東北籍身分,隨行照顧女籃球員,為每場比賽祈福。隨隊法師也是佛光女籃比賽時的一貫特色。

馬實負責瀋陽與大連訓練的交通、住宿安排,協助攝影記錄的老師。

賴世軒三好體育協會委請的導遊,是佛光青年,更是佛光女籃、普門中學所有球員的乾哥,為球員在場上搖旗吶喊的「定心骨」。

教練的叮嚀

◆不是被逼著打球,是為自己打,要養成自動自發、多思考的習慣。

◆每個球員都是寶,搞小動作、激怒對方以求得勝利,不符合運動精神。

◆面對實力差距大的強敵,仍想著破解與戰勝,這是我們要學習的。

◆我心目中的運動員,是堅持到最後一秒,鈴響了才鬆懈。

◆比賽輸了沒關係,笑臉不能不見,打球要快樂一點。

◆我的球員不需要凶悍,可是一定要學著保護自己。

◆雖然妳們一直在進步,但我要的更多;身為教練,我認為妳們可以更好!

◆情緒要控制,永不放棄,不是比數拉長就等於結束。

◆我們都是來學習的,任何一場球都要學。

◆人要有遭遇挫折還能奮鬥到底、不折腰的精神,拚看看!

◆球員生活有時就這麼一成不變,所以該放鬆就放,心情好才能發揮得更徹底。

◆訓練方式要隨時代改變,像美國從不打罵,球風依舊強盛,我們為什麼不學?

移地訓練目的與回響     孫朝口述

◆以實力為後盾,我們得到強隊的重視,開啟兩岸球技交流的管道。

◆傳達大師以教育淨化人心,提倡運動與人間佛教的理念。

◆讓北方強隊知道,南方、尤其是台灣,也有不容小覷的球隊。

◆測試佛光女籃的強度,結果證明能與中國職業冠亞軍隊伍相匹敵。

◆適應東北運動大省遼寧的彪捍球風,突破球員自信心不足的問題。

◆讓更多人知道佛光有好的訓練方式,可以突破先天劣勢,圓籃球夢。

◆兩岸球風與訓練方式都不同,比較後會更珍惜進到佛光大學的因緣。

◆佛光女籃是新球隊,空有好條件,卻備受環境打壓,打響名聲後有利招生。

◆在過度疲累、腳痛的情況下還能撐下去,球員會突破自我、肯定自己。

◆透過強度的展現,教練不僅被請託當場指導戰術,也受邀為陸生作講習。

◆比賽以外的古蹟參訪,有助學員增長知識,培養有智慧的運動選手。

移地訓練十一場交流賽成果

時間學校經歷比數勝負

8月09日南京郵電大學中國大學籃球聯賽CUBA前16強佛53:40勝

8月10日南京大學中國大學籃球聯賽CUBA前12強佛82:47勝

8月11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大學籃球聯賽CUBA東南區冠軍佛82:37勝

8月15日遼寧衡業U18青年隊中國女子籃球甲級聯賽WCBA、錦標賽冠軍佛90:65勝

8月16日瀋部遼寧職業女籃WCBA史上得到三支冠軍隊伍、人稱瀋陽部隊佛60:71 負

8月17日遼寧衡業U20隊伍中國女子籃球甲級聯賽WCBA、錦標賽冠軍佛70:82 負

8月18日瀋部遼寧職業女籃WCBA史上得到三支冠軍隊伍、人稱瀋陽部隊佛97:92勝

8月19日遼寧衡業U20青年隊中國女子籃球甲級聯賽WCBA、錦標賽冠軍佛78:77勝

8月21日大連理工大學 中國大學籃球聯賽CUBA東北區冠軍佛77:60勝

8月22日大連理工大學同上佛82:62勝

8月24日瀋陽衡業(年齡混合)中國女子籃球甲級聯賽WCBA、錦標賽冠軍佛76:78 負

女籃小辭典 –中國大陸的籃球體制 孫朝/口述

【業餘】教育體系

教育部→各省教育廳(教育委員會)→各省大學

                 國立大學

註:各校自訂體育重點發展項目,球員畢業後從事本科教學或少數一兩人進入職業體系。台灣女籃在學期間屬教育體系,畢業後依情況進入職業隊。

【專業】專業體系

體育總局→省體校

     中央體校→少年宮(蒐羅各地潛力少年)

     訓練局

培養出三種年齡層的球員:少年隊(U12~15)

青少隊(U16~18)

青年隊(U18~20)

青年隊之後,選入國家隊,代表參加各種國際賽事。

註:佛光女籃移地訓練等於越級比賽,與業餘強隊、職業隊冠亞軍交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