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總統馬英九昨天說,台灣在搶人才方面,已落後鄰近國家與地區,「有驚心動魄的感覺」,必須急起直追;他上任三年來很努力開放台灣,但做得還不夠,在別人愈來愈快的情況下,不能再蹉跎與猶豫,「面對全球競爭,應該要有引進創新人才的政策」。
中央研究院長翁啟惠日前聯合產官學界人士提出「人才宣言」,希望政府在延攬與留住人才方面,提供更多機會與資源。行政院海外科技顧問卡爾森日前參加行政院科技顧問會議發表演說也說,台灣與美國最大的危機就是把人才趕出去,台灣應更積極延攬最好的人才,包括大陸在內,因為人才是一切。
馬總統昨天接見卡爾森時說,包括新加坡、香港、中國大陸、日本、韓國,甚至是以色列,在爭取人才方面所投注的人力物力,都遠遠超過台灣,讓他驚心動魄。
總統說,台灣延攬人才的政策不是非常有效,不可諱言的,國內不論在產業或人才方面,多少還有一種保護主義,不願意開得很大,怕搶走民眾的工作機會,或讓台灣的產品受到傷害,面對全球競爭,政府必須有更精緻、更細膩的政策,如何在不嚴重影響產業與就業的情況下,能夠留住並引進創新人才,「這是我們未來面對的非常嚴峻的挑戰」。
台灣搶國際人才輸給鄰近國家,教育部政務次長林聰明表示,要搶人才,就不能把政治考量擺第一,他舉新加坡為例,星國政府鼓勵優秀外國留學生畢業後留在新加坡工作三年,貢獻所學;但台灣會擔心本國勞工的飯碗被搶走,這種情形會影響台灣搶人才的機會。
林聰明指出,目前《就業服務法》規定,外籍學生和僑生來台求學畢業後,一定要離開兩年後才能來台工作,這會限制大學吸引優秀外籍生來台讀書的發展,希望修法放寬。
林聰明說,搶人才也要留人才,教育部去年推動大學教師「彈薪制」,已發揮留人才的效果,另外也吸引超過一百人次的國際頂尖學者,包括諾貝爾獎得主來台短期講學,這部分還要鼓勵大學擴大延攬才行。
教育部昨天也公布一百年度優秀人才彈性薪資獲獎名單,共四十二人獲獎,合計獎助三年共五千一百萬元,百分之九十八是專任教學研究人員;大學校院有二十二人,技專校院有二十人,類別涵蓋社會科學、人文及藝術、生物及醫農科學、工程及應用科學等領域。其中,三十四歲的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海事資訊科技研究所副教授陳震武,是最年輕的獲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