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十二年國教多元免試入學招生辦法草案出爐,明訂高中不得訂免試入學的招生門檻;國中家長揶揄說,表面上「人人有機會」,實際上「個個沒把握」;家長更擔心,這些規定只會造成免試入學落榜潮,反而會打擊學生。
台北市國中家長聯合會總會長許永佳表示,教育部只用「負面表列」,規定免試入學不採得訂門檻、不得採計在校成績,這讓長期以來憑成績選才的高中不知如何招生;國中家長和學生也擔心免試入學「公平性」。
許永佳進一步表示,教育部只告訴招生區和高中「不可以做什麼」,但家長更關心的是「我的孩子可以做什麼」,否則根本無所適從。但由於教育部授權各招生區自訂免試入學及特色招生的辦法,許永佳呼籲,各招生區應儘快公布遊戲規則,告訴家長和學生,高中到底要如何入學、準備什麼,否則學生和家長根本無法安心。
教育部祭出免試入學完全不訂門檻的規定,許永佳說,這擺明會讓學生「看得到,卻吃不到」,機會雖然人人都有,但名額不夠多;以建中為例,若提供百分之二十的免試名額,至少會有百分之八十申請者落榜。
他也擔心,不設門檻免試升上高中後,「考零分和考一百分的人,都可以進建中,老師要怎麼教?」許永佳更質疑,高中招收到程度參差不齊的學生,還能常態編班嗎?還是會進行能力分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