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部修訂高中多元入學招生辦法草案出爐,針對免試入學條文,刪除「採計在校學習表現」的規定,明定「不得訂定登記、薦送及申請條件」,也就是說,高中不能訂免試入學「門檻」。北市明星高中苦笑表示:「未來不知道該怎麼選才,只能聽命上級照辦。」希望以教育部的高度訂出採計標準,讓高中有所依循。
教育部中教司長張明文表示,一百零三年開始,高中免試入學一律不得採計國中在校成績,但一百零一年和一百零二年則是「鼓勵」不採計在校成績。草案歡迎各界提出意見,最遲今年底前公告確認,好讓國中生與家長安心。不過,法草案只以負面表列對高中訂出規範,至於對國中端的許多配套措施,例如招生辦法,還有待各招生區盡快公布。
修正草案賦予完全中學(完中)辦理直升入學方式的彈性,明定直升入學得採免試入學或申請入學辦理。目前完中國中部學生憑基測成績,申請直升高中部時須「參採在校學科成績」,但教部修法刪除這項規定,給予完中辦理直升入學的彈性。但部分完中競爭壓力大,例如師大附中是否採取免試直升、開出多少免試名額?將授權各招生區訂定遊戲規則。
登記、薦送、申請3模式
至於免試入學的模式,可採「登記」、「國中薦送」以及「學生申請」三種。免試入學也不訂定登記、薦送及申請條件。
採「登記」和「國中薦送」模式者,當登記或申請數超過招生人數時,則可依學生的「志願序」抽籤決定;採取申請模式者,供過於求時,則可訂定三項以下的比序條件,依序比較;當條件相同時,得辦理面談或以抽籤方式決定錄取名單。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免試入學,每人只能申請一所學校,但草案新增得依「志願序」決定。張明文表示,這是預留一百零三年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國三生每人可申請多個學校的空間。也就是說,十二年國教上路之後,每名國中畢業生可以同時申請多所高中職的免試入學。至於志願數是三個或五個?張明文說,細節還會再訂定。
草案也明定免試入學額度,一百零一年占招生區總名額的百分之五十五、一百零二年占百分之六十五,一百零三年至少百分之七十五。
建中教務主任蔡哲銘表示,國中會考成績僅有「精熟、普通、待加強」三等,但考生能上北市公立高中,應該都可達到精熟標準,因此即使以「精熟」當高中招生門檻,意義也不大;目前建中已先暫停討論免試入學標準,現階段先專心處理特色招生的問題,並發展特色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