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最新師資培訓統計年報,全國流浪教師破七萬人,並持續增加,全台還有五千多名代課老師沒有教師證;此外,九十九學年度代課老師比例高達百分之二十四點二五,顯見教育部沒有解決流浪教師問題的有效政策。
流浪教師會不斷增加,除了少子化造成師資超額外,還有教育部開放大學自辦教育學程,讓大學生修習以取得教師資格,然而,近年來由於景氣停滯,穩定工作不好找,年輕人想躋身公務單位或教師的人愈來愈多,於是修習教育學程成了許多大學生擠教師窄門的途徑,甚至為了考上正式教師,年復一年的環島考試,不惜忍受不穩定的低薪打工,忍耐不合理的代課老師工作量等。
面對這種情況,教育部就不該再廣開教育學程之門,並應大幅限制修習資格,可是不但沒這麼做,反而因大學受少子化影響招生困難,為了讓大學能賺錢,讓大學開設各種能賺錢的學程。
如果再不從根源斷絕流浪教師增長,不久少子化的衝擊將向國中與高中蔓延,偏鄉陸續廢校,不僅是正式教師必須轉職,還會更進一步衝擊新進教師的聘用,流浪教師會倍增。
此外,荒謬的是,還是有很多教師職缺,找不到具有資格的人擔任,更顯示師資培育制度失當,擴大來說,這也是目前高等教育的問題,雖然廣設大學,但有一堆科系的畢業生找不到工作,而社會亟須的人才,卻沒有大學開設相關科系培養。
總之,教育部必須以限縮教育學程等方式,減少流浪教師,否則將會和少子高齡化與青年貧窮化等相關問題匯流,成為不安定的因子,影響社會秩序與經濟發展。
禹嶲(新北市/教育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