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惠譽國際信用評等公司八月三十日表示,中國大陸信用膨脹造成債務違約攀升和高通貨膨脹率,人民幣債信評等遭調降的機率超過百分之五十。
惠譽還警告,消費者物價高漲加上呆帳增加,中國很難再像兩年多以前一樣,推出大規模振興措施,中國決策者在因應另一波全球衰退時,將進退維谷。
惠譽四月下調人民幣債信評等展望,由「穩定」降至「負面」。報導說,惠譽目前將人民幣債信評等列為AA-,比最高等級低了四級。惠譽亞太區主權評等負責人寇古宏表示:「中期看來,銀行資產品質將會相當程度惡化。」
寇古宏警告,中國地方政府及企業愈來愈常發生債務違約,北京可能將需對銀行業伸出援手。他預測,人民幣債信評等兩年內再度遭降級的機率超過百分之五十。
惠譽中國金融機構評級主管朱夏蓮三十日在北京「二○一一年惠譽主權評級和銀行業論壇」上表示,中國有超過一半的機率會再度被惠譽調降人民幣債信評等,中國政策制訂者將需面對兩難局面,全球面臨經濟放緩,中國應如何因應,高通膨及壞帳令中國政府難以再度以寬鬆的信貸,刺激經濟。
朱夏蓮又稱,中資銀行外在風險在擴大,而房地產行業的風險和泡沫,則是構成銀行資產品質的最大威脅。她表示,中國的銀行系統是新興市場中最大、增長最快,但資本水準最薄弱的系統,而中國經濟增長卻更加依賴廉價、寬鬆的信貸,導致通膨和房產泡沫擴大。
稍早,朱夏蓮即表示,假如中國房價下跌百分之五十,銀行的情況可能比銀監會主席劉明康預想的要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