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紀念館系列(五)護生圖(28)昨晚的成績

文/林少雯 圖/豐子愷、豐一吟、佛光緣美術館提供 |2011.08.19
1346觀看次
字級

〈昨晚的成績〉畫有一個人,一隻老鼠和一個捕捉老鼠的鐵籠子。

人,畫得很大,臉上帶著得意的笑容,笑容中有一種覺得自己很了不起的意味;顯示出:「人是有文化,有權力的,能運用計謀和工具,並設計陷阱,讓動物上當而加以捕捉。」

這一場人鼠鬥智,老鼠輸了。輸在不敵口腹之欲,也就是輸在一個「貪」字。「貪」是所有動物的通病,人類利用「貪」來設陷阱,捕捉各種動物;就像人類也利用「貪」來設計別人,或被「貪」所誘惑而自己中計或做出不該做的事。

貪念與惡念結合在一起,會助長罪惡,讓人墮入深淵而無法自拔。這幅畫就是以人的觀點將老鼠當成「敵人」,以籠子誘捕,然後高興地展示成績。若以佛法眾生平等的觀點來看,人和鼠都是動物,都是眾生,都有生存的權利,鼠偷取人類穀物及食物,這種人鼠之戰,已開戰數百萬年,並持續在戰爭狀態之中,誰贏誰輸,永遠沒有定論。

老鼠和像蟑螂都是「小強」一族,與人類之間早已取得平衡,相安無事地生活在地球上。宋朝詩人蘇軾的護生詩寫道:「鉤帘歸乳燕,穴牖出痴蠅,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人有餘力時,讓鼠類也能飽餐,亦是一種慈悲

弘一法師的題詞,道出他對捕鼠的看法「是為惡業,何謂成績」,他認為該「宜速懺悔,痛自呵責」,而進一步做到「發起善心,勤修慈德」。大師苦口婆心之言,猶言在耳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