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是北歐最大的城市,人口一八○萬人,擁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王室。哥本哈根是商港的意思,十一世紀原為小漁村,一一六七年大主教Absalon建城堡於哥本哈根的Slotsholmen,開啟了城市的發展,至今超過八五○年的歷史,比瑞典的斯德哥爾摩早了一百年。哥本哈根成為丹麥首都,國王Christian四世在位期間,為哥本哈根的黃金期。
歷史上,歐洲各國紛紛擾擾,爭亂不斷,丹麥也不得安寧。一八○七年,英國連續三天攻擊與轟炸,造成該城破產,這場戰爭影響很深,二次大戰期間遭德國佔領,戰後穩定成長。近年來,哥本哈根已成為扼波羅的海之嘴的現代都會與經濟中心。
當遊客來到哥本哈根,總是先驚訝於城市中這麼多的自行車,就像他們總是驚訝原來著名的美人魚這麼小一樣。在這座古老的城市中,幾乎每個人都在「輪子上」:老奶奶騎著登山自行車、年輕女士採著踏板飛舞著裙子、媽媽的自行車前載著小嬰兒、爸爸的自行車後有拖車裝行李…,在這自行車的天堂,且讓我們以朝聖的心情來體驗。
豐富的城市紋理
哥本哈根的城市結構可分為六區:舊城區在一八五二年以前有壁壘,當時城外是夏天渡假的開放鄉村,城內居民則擠得像沙丁魚,最後由軍隊拆掉壁壘。舊城區包括市中心徒步區、徒步區以北有玫瑰堡與皇官;以東有國王廣場與新港;以南為運河圍繞的的克里斯堤安堡與皇家圖書館;以西則為市政廳與Tivoli樂園。城市紋理非常清楚而且處處有驚喜。
與舊城隔海相望的是Christianshave商業區,獨立於當時的市中心外。本區為商人、藝術家、雅痞與親子家庭聚集的地區,美麗的運河邊分布著咖啡廳與米其林餐廳。其北有座小島,舉世聞名的皇家歌劇院便座落於此,與對岸的Amalienborg皇宮遙遙相望。
舊城區西南邊是Vesterbro區,為以前工人聚集的地區,本區包括中央車站、SAS旅館、以及以前的紅燈區Istedgade,一九六○年代衰頹,現在仍擁有許多特色房屋,酒吧、小咖啡廳與古董商店吸引許多年輕人。舊城區西邊為Frederiksberg,本區為寧靜、綠意盎然的高級住宅區。
舊城區西北邊為Norebro區,為多種族聚集的地區,包括土耳其人、亞洲人、中東人、左派份子、以及年輕人聚集處。本區擁有最忙碌的街道,年輕人成立小家庭後就會搬出本區,如果付得起,就會搬到北邊的Osterbro區,這是安靜的中高級住宅區。
悠閒的濱海地區
從哥本哈根中央車站先搭計程車到Ardina Apartment Hotel,設計師級的旅館頗令人驚豔,飯店位於濱海地區,這是哥本哈根港口的嘴邊,小美人魚北方,新的住宅與購物中心計畫正取代廢棄的軍營與老舊的自由港。從飯店可步行到DFDS港口欣賞美麗的海景,往奧斯陸的遊輪就從這裡出發。2號公車站牌就在飯店前;騎自行車往南到小美人魚公園、城堡、皇宮約五分鐘,騎到市區才知道原來一切都那麼近;搭火車與地鐵也很便利。
沿著濱海自行車道騎到世人爭相競睹的小美人魚公園、壯觀的神農噴泉、及文藝復興五芒星型的城堡,再往南則為丹麥王室現在的居所~Amalienborg皇宮。丹麥人很尊敬王室,女王瑪格麗特二世現年六十六歲,在位三十年,於一九六七年嫁給出生於法國的Henrik王子。育有兩子,兩位王妃亦成為媒體追逐的焦點,王室的全家福照片亦為頗受遊客歡迎的明信片。
跟隨自行車指標努力的騎,深刻體會自行車在哥城大小馬路穿梭與馳乘的樂趣,騎到位於皇宮對岸的皇家歌劇院,欣賞丹麥大建築師拉森的作品。這座世界知名的皇家歌劇院,是丹麥船王九十一歲生日時送給哥本哈根的禮物,價值新台幣一百二十五億,本區前身為船塢,自從歌劇院落成後,附近土地使用也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建築外殼是鋼玻璃,建築內部的劇院主體以木板仿造遊艇方式蓋了一個廳堂外殼,內部充滿流線之美,音場效果奇佳,彷如海洋的呼喚。
往南到達Christian國王四世所建商業區Christianshave,過橋回到舊城區,趕到鄰近的救世主教堂。我們拾級而上爬了三十五層樓高,尤其螺旋而上的尖塔仿自中東的造型最具地標特色,這裡看得更遠,將哥城都看盡了。再往南的海邊新生地開發工程,包括購物中心、旅館及辦公大樓、火車轉運站正如火如荼地趕工,這一區是模仿英國DOCKLAND開發案。Fisketorvert是哥本哈根的第一座購物中心,擁有一百家商店、十五家餐廳、十家電影院。在這自行車的天堂,私人開發的購物中心也提供便利的自行車停車場與自行車交通圓環,一進門的第一家商店也是自行車店,真不愧是自行車的騎乘王國。
多彩多姿的舊城區
舊城區東邊熱鬧的國王廣場,是公車與地鐵站交會的大站。從國家歌劇院旁拐個彎,便是世界最長的吧台新港運河Nyhavn。這一區遭英國轟炸後,衰敗為紅燈區,後來才更新為漂亮的觀光運河區,現已成為哥本哈根最受歡迎的餐飲區與觀光客必來的遊河區了。
位於Slotsholm的克里斯堤安堡三面環運河,現為丹麥國會所在。入口大廣場上聳立著哥本哈根建造者Absalon主教的騎馬雕像。出了國會拐個彎,是國立博物館,為成功的老建築新內裝,外部是古典的建築樣式,內部則是現代化的展示空間,入口處兩位女警親切的提供資訊。
從博物館跨過安徒生大道,是Ny Carlsburg博物館,由於整修中無法進入。建築物非常古典繁複,看得出Carlsburg的財力。後花園仍開放給公眾使用,羅丹的「沉思者」便聳立其中。
沿著Carlsburg博物館往前走,便是哥本哈根市政廳。與瑞典老大哥的市政廳相彷,皆為二十世紀初的紅磚建築,規模小一些,區位更為熱鬧,就在徒步區與Tivoli樂園及火車站旁。入內參觀,服務中心是兩位年老的工作人員,非常親切,還提供了城市自行車的珍貴地圖給我。市政廳前方為市政大廣場,熙熙攘攘的遊客、坐在椅子上曬太陽餵鴿子的當地人,在在展現了哥城的生命力與活力。
市政廳最有意思的,是居然成為Tivoli花園的背景。Tivoli花園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座遊樂園,到這裡可得以朝聖的心來看待這座一六○年以上的古蹟遊樂園,而不能以現代遊客的想法與迪斯尼樂園比,畢竟後者出生時,Tivoli花園就已存在世上滿一百年了,世人更該以敬畏之心來看待這座年邁的北歐樂園。Tivoli花園是所有教科書上必談的遊樂園始祖,從其位於哥本哈根市政廳與中央車站的正中央,就可瞭解其區位與地位之重要。
(本文作者張馨文為中華大學休閒遊憩規劃與管理學系講師,解鴻年為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