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家中長者請留意,如果在肚子摸到腫塊凸起,還一跳一跳,搏動速度跟心跳相同,小心可能是腹主動脈瘤。馬偕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簡禎彥提醒,台灣男性銀髮族每千人就有八人有腹主動脈瘤,七成早期沒症狀,無預警破裂可能要命。
一名九十一歲的鍾性男子,日前因鼠蹊部疝氣到馬偕求診,意外發現腹部下方有一顆十公分大的腹主動脈瘤,大到只要血壓一高或情緒激動隨時可能破裂,趕緊接受手術去除。
簡禎彥指出,腹主動脈瘤好發在六十歲以上男性,台灣盛行率約千分之三到十,因早期沒有症狀,患者常在健檢或因泌尿道、腸胃道等問題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時才會發現。
大於五公分以上的腫瘤便須開刀,據統計,大於七公分者,五年內破裂機率高達百分之五,一旦破裂造成腹部劇痛才送醫,死亡率九成。
簡禎彥強調,現在透過支架置放術,傷口只有二公分,手術後馬上可進食,恢復快且住院日數短,成功率九成,若未及早治療,成功率就只有二、三成左右。
六十歲以上男性或有高血壓、慢性肺阻塞、抽菸習慣者都是高危險群,醫師建議,除了注意腹部有無異常搏動腫塊,每年健檢最好多留意腹部超音波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