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泰國新總理盈拉政府兌現高價向農民收購稻米的競選承諾,估計可能造成泰國出口米價年底前大漲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六十六,並導致國際米價上揚。
盈拉十六日向內閣提出她的經濟政策。盈拉說,泰國政府將從十一月起,以每噸一萬五千泰銖(合新台幣一萬四千四百元)收購稻米,目前市價是每噸九千九百泰銖。
泰國是全球最大稻米出口國,盈拉政府此舉將推高亞洲的稻米價格。亞洲占全球稻米消耗量百分之八十七。
盈拉政府計畫向農民收購稻米的價格,高出泰米現行市價一倍有餘。根據彭博網月初報導,泰國政策性高價收購泰米,將會提高泰米出口商成本,使稻米出貨價從每噸五百美元衝上七百五十美元。
專家表示,盈拉政府落實其選戰政見,全球米價非漲不可,因為泰國占全球稻米交易量的三分之一,舉足輕重。
專家表示,泰國拉高稻米價格,將會轉化成提高亞洲通膨的壓力,並可能造成整個亞洲的貨幣政策更趨複雜,因為糧價勁飆增加升息壓力,而且亞洲地區正在準備因應成長減緩。南韓、馬來西亞、菲律賓最近數周維持貸款成本不變,中國、印度、泰國則為了抑制通膨,相繼在七月升息。
根據荷蘭銀行的資料,糧食構成亞洲通膨指數百分之三十以上。
泰國政府增加收購泰米,相當於增加稻米囤積量,影響當然溢出國際。Agrimoney網站報導,泰國稻米出貨量可能減少百分之二十。而因為泰國政府重新實施干預性的收購方案,美國農業部將二○一一至二○一二年的泰國稻米出口量預測下修二百萬噸,減到八百萬噸的六年新低。
全球大約一半人口吃米,根據芝加哥交易委員會資料,稻米價格過去一年來勁漲大約百分之五十五。世界銀行十五日表示,全球糧價一直接近二○○八年高峰,石油之類商品預計未來數月將出現動盪,更加推動糧價上升。
過去一年來,泰國稻米的出口價格勁升百分之二十四,到八月三日結束的那周升上每噸五百六十七美元,彭博網預測十二月底可能衝上七百美元。
泰國政府帶頭提高米價,泰國米商也擔心,泰國米漲價,不利出口,越南米將會低價搶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