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佛光山回到了香港,心中充滿了喜悅,因我度過了一生中最難忘、最豐盛的生日,千位來自四十個國家、四百所大學的青年學生,在培訓的課程及對話中為我唱生日快樂歌,法師們聞風送我珍貴的生日禮物,真是豐盛又感激。
記得當初星雲大師要我進入佛光園裡,我感動地淚流滿襟,因為在港孤軍奮鬥,沒有任何的支持與關懷,在師父溫煦的召喚下,我找到了我的歸屬在佛光大家庭裡,不再迷失、徬徨,如今我多麼喜悅,佛祖也無時無刻照顧指引著我,讓我順利向前行。
人生的際遇有順境也有逆,事業之路有高峰也有低潮,今回望之,當年我因政黨輪替而離開我開設的光華新聞文化中心,有幾許感傷,但遺憾的是綠朝執政官員們為不讓我繼續發揮影響力而全力打壓,甚至將我在報章發表的文章寄給我基金會的贊助人,趕盡殺絕對付我一名手無寸鐵弱女子,我內心的不平、憤慨,久久不能平息。做為政府的官員執行政策無可厚非,但於海外之地,連建立我自己的園地竟也被政治干擾,政治的醜陋風貌讓我深有感受體驗。更遺憾的是政黨輪替,大眾期待的撥亂反正並沒有實現,綠朝官員升居高位,讓中國人傳統的忠誠情操受挑戰,讓變色龍的趨炎附勢發揮到極致,使我深難認同。
在大師召喚的那日起,我走進了佛光園,我見到佛光園的燦爛,愛心的付出超越地域國界,在三好四給的法則下,創造和諧社會,佛教是個內修的課程,《佛光菜根譚》告訴我,有苦有樂的人生是充實的,有成有敗的人生是合理的,有得有失的人生是公平的,有生有死的人生是自然的。我豁然開脫,曾有光彩耀目富足的人生,但卻不能走出人生際遇的悲情,放不下感情的挫折,回顧這些都是世俗之思,世俗之累,終於理解到一個人心量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大;一個人心能容多少,成果就有多少。我不再陷於不滿、不服的深淵,也從此豁達,我感激師父的開示,如何地放空自己,成就涅盤。
看到台灣社會的紛爭紛擾、爭奪不斷是多麼的無奈,人生在世,要經過多少苦難,才能相信平安是福;要經過多少折磨,才能體會寧靜就是福;要經過多少生死考驗,才能證悟涅盤。
進入了佛光的園地我也開始反省與檢討,自淨其意,將自己心裡的憂、怒和悔統統淨化,以無憂、無怨和無悔之心去對待一切,我的生活簡單快樂了,因我無所求,心無罣礙,也無擔憂與恐怖,當今政壇人物患得患失是何等的痛苦,超脫了世俗的境地,選擇了原諒了我的仇人,我的世界因此寬闊,我的世界因此美好。
人因有我執,得不到就會痛苦。退下公職,我自己創業,中年創業實是最大的挑戰,我努力於追求成功,誠如執意追求天邊彩霞而忽略了腳下花朵,靜心思之,近十年來我開創了另一片天,這是自由自在、諸法皆空的逍遙人生,至今我才懂得欣賞這清閒福分。來港近三十年,香港特區政府頒給我特區最高榮譽的紫荊獎,也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台灣人獲得此殊榮,多年來促進兩岸交流的努力獲得了肯定,乃是我最大欣慰與回報。
大師不斷地開示帶領下,讓我學會了不再執著,而要保持的是一種寧靜的心態,不能因收穫而驕傲自滿,或因名譽地位,物質的損失而喪志。我以平常心來看待事物,多年來的耕耘,已現成果,我深深感受圓滿之福,如果不進入佛光世界,不追隨大師,至今我一定仍然在尋尋覓覓,最後一定陷身於冷冷清清孤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