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問卷--出家、在家 都須正見具足

 |2011.08.10
1118觀看次
字級

問:報上看到佛光山有出家的三壇大戒,請問出家與帶髮修行有什麼差別?如果只是生活嚴謹、遵守戒條、發心奉獻等等,這些帶髮修行也辦得到,那麼剃度的意義是什麼呢?出家後就不能傳宗接代,這是否與孝道相違背呢?

福報禪師答:剃度的意義,在於放下外形的身相和內在的貪戀,才能專注於內在的修持。在家菩薩雖然也能過著嚴謹的生活,也能發心奉獻社會,但難免人我之間的往來、酬酢應對,較難專心志求佛法。再者剃度也不是表面所見的「生活嚴謹、遵守戒條、發心奉獻」那麼簡單,古人有所謂「出家十八法」,列幾條給您參考:

父母是孝戀難遣,而能辭親;妻子是恩染難奪,而能割愛;勢位是物情所競,而能棄榮;飢苦是人所難忍,而能節食;滋味是人所貪嗜,而甘噉蔬澀;翹勤是人所厭倦,而能精苦;七珍是人所吝惜,而能捨離;錢帛是人所蓄聚,而能棄散;奴僮是人所資侍,而自給不使;五色是人所欣睹,而棄之不顧;八音人所競聞,而絕之不聽;飾玩細滑,人所保著,而能精麤無礙;安身養體,人所共同,而能忘形捨命……。

出家人有教團的規約、戒律要持守,在一個叢林道場,成長福慧。當然也有修持好的在家居士,值得尊敬,但在家與出家,如同蔬果生長的土地不同,自然結成的果實也有不同。

佛教也講孝道。傳統孝道是甘脂奉養、傳宗接代、光宗耀祖,但接下來呢?再榮華富貴,一旦無常到,一切皆成空。因此佛教的孝道,是更究竟的引導父母修行,出離生死的輪迴。媒體上常報導獨居、晚年孤苦者,或父母狀告兒女不盡孝養之責等,可見盡不盡孝道,和在家出家並沒有絕對的關係,而是吾人對於父母的一份心。

不管出家與在家修行,都需具足正見,如果對出家的意義尚有疑慮,那就選擇當一名護持佛法的在家菩薩,也是很有意義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