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今年六月,元代山水畫四大家之首黃公望傳世之作〈富春山居圖〉的前段〈剩山圖〉與後段〈無用師卷〉,在台北故宮博物院首度合壁展出,被譽為中華文化史上一大盛事。中國文化部於五、六月邀請大陸著名畫家王明明、宋雨桂及台灣名畫家江明賢前往富春江遊覽,讓他們將富春山水熟記於心,合作畫〈新富春山居圖〉,並由台灣書畫大師歐豪年為畫題跋。
為了讓歐豪年能按照畫作尺寸題跋,當王明明、宋雨桂、江明賢三人完成畫作後,中國文化部將畫作分拍成多張照片,寄到美國舊金山,歐豪年日前一口氣揮毫而就,整整寫了七百餘字,最後蓋印時,先以酒精沾溼宣紙再蓋印,這是歐豪年獨創訣竅,如此印色能鮮豔持久。
歐豪年在〈新富春山居圖〉題跋中敘述新富春山居圖的緣起,「名山固因高士放逸以更蜚聲,況山明水秀,自有足稱。迨後元代黃子久公望先生亦居富春山,畫成長卷,更開墨畫新頁。黃公固善北宋董巨,亦元黃王倪吳四大家之首。故其所畫長卷,實為曠代同珍。雖遭火劫,竟已斷裂為二,今分存台灣、大陸兩地,然國之重寶,終於在意義上有所交集。」
歐豪年表示,全卷高六十公分、長三百六十公尺的〈新富春山居圖〉,內容與黃公望原畫有很大不同,因為是寫景山水畫,新畫表現的是現代富春山水風貌,歐豪年期許新畫也能成為傳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