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媒體大亨梅鐸因竊聽案至英國國會作證,遭人以刮鬍膏襲擊,他的大陸籍妻子鄧文迪在少女時期曾受過嚴格排球訓練,見狀立刻挺身以一記扣殺反擊救夫,影像傳遍全球,引發輿論熱烈回響。為了顧守家園,古今中外許多女性真是「為母則強」!
歷史上以護夫而傳為美談的事例不少,《韓詩外傳》卷八記載齊景公命人新造一把弓,他引弓而射,連一片木板都穿不過,氣得要殺製弓者,弓人的妻子緊急求見景公,解釋弓箭是用上等材料製造,絕無問題,但射箭必須掌握訣竅才能得心應手。景公得到她的指導,立時射穿七塊木板,弓人也馬上獲得釋放。
這故事另見於《列女傳》卷六,齊景公變成了晉平公,而弓人之妻不僅是射箭教練,似乎還是歷史學家,她引經據典侃侃而談,甚至勇敢說出:「您不懂射箭,反而要殺我丈夫,不是很荒謬嗎?」平公聽了不但沒怪罪,還重賞其夫,君子評論說:「這弓人之妻才是可共患難的啊!」顯然是相當具有社教功能的編寫。
再如《漢書‧外戚傳》敘及漢元帝帶嬪妃到虎圈觀看鬥獸,不料一頭巨熊破檻而出,席中馮婕妤乃是名將馮奉世長女,當眾嬪妃驚恐四散時,她居然臨危不亂,上前張臂保護元帝,最後巨熊被衛士格殺,元帝問:「人情驚懼,何故前當熊?」
婕妤回答:「猛獸得人而止,妾恐熊至御坐,故以身當之。」馮婕妤這種犧牲精神,垂名青史,令人倍加敬重。
明代徐禎卿的稗官野史《翦勝野聞》也傳神的記載明太祖馬皇后。文中說太祖曾於上元夜觀燈,京師人製作燈謎,畫一婦人懷抱西瓜,太祖見了萬分銜恨,隔日,令軍士誅滅該地居民。
原來馬皇后祖籍淮西,所以畫她抱西瓜,但真正讓朱元璋感到羞辱而大開殺戒,應該和另一則故事合併來看:「太祖嘗為偽漢陳友諒所追,太后負之而逃,太子私繪成圖軸。」
背著朱元璋逃避追兵,馬皇后靠的是堅毅的個性和一雙未裹腳的天足,所以畫中婦人除了懷瓜,必定還露出大腳,才會導致朱元璋含恨誅之。
馬皇后崩於洪武十五年(一三八二)八月,臨葬之日,風雨雷電,太祖不樂,召僧宗泐曰:「太后將就葬,爾其宣偈焉。」
宗泐立即應聲曰:「雨落天垂淚,雷鳴地舉哀。西方諸佛子,同送馬如來。」宣偈不久,雨霽天晴,靈車方能啟行。
馬皇后愛民如子,不時勸說朱元璋別濫殺無辜,《明史》褒揚她:「備歷艱難,贊成大業,母儀天下,慈德昭彰。」宗泐稱她「馬如來」,雖是應太祖之命,卻也說明她是行化人間的活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