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美國債信風暴引發全球金融危機,總統府昨天舉行財經簡報,副總統蕭萬長、行政院長吳敦義和相關部會首長全員到齊討論因應之道。副總統表示,我國經濟基本面體質健全,「國人要有信心」,政府會在適當時機採取必要的因應措施。國內主導財經的兩大首長也不敢稍有鬆懈,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隨後邀集相關主管加班開會,針對近期國際市場的巨變,成立了一組人馬加強監控;行政院副院長陳也忙著召開「內部會議」。央行表示,有信心穩定大局,盼國人以平常心「冷靜因應」國際間的變化。
針對當前國際經濟金融情勢,馬總統連日來持續關心,但因昨天已排既定行程,故由蕭副總統主持「因應國際經濟金融新局勢」簡報會議。副總統表示,我國經濟基本面良好,上半年經濟成長預估高於標準,雖然下半年成長可能趨緩,但主計處預估的經濟成長率百分之五點零一「應該可以達到」,且投資、出口、消費也沒有衰退的跡象,「國人要有信心」。
副總統表示,政府採取穩健的步伐,讓國內經濟情勢從三年前金融海嘯的谷底快速復甦;這次也會密切觀察,以沉著穩健的態度,在適當時機採取必要的因應措施,「研判可以順利度過這一段調整期的陣痛」。
對於周一台北股匯市是否受到美國國債被降等的利空拖累,央行認為,美債降評的恐慌,只要大家冷靜思考以對,在先前國際美元早已提前反映過降評的可能風險後,本周的國際匯市波動幅度應該不會過大。
央行表示,已經掌握了最新的國際重大訊息,在S&P報告只供參考前提下,央行對於目前手中持有的一千五百三十四億美元公債仍是「深具信心」,因為在與其他國家債券相對比較下,美國債券的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仍遠高於其他國家,美債仍是目前市場中的第一級選擇。
市場人士也認為,國際間近期的波動,已提前反映美債和降評等一連串的利空,新台幣匯率也應可望續呈盤整格局,不致出現過大的波動。
不過,另一個各方關切的是,由於美債遭降評,是否將引發周一全球債券基金經理人重新檢視美債部分的資產調整,及是否引發美債基金投資人的恐慌而出現基金贖回賣壓?
施羅德投信投資長陳朝燈認為,目前國內債券基金、或貨幣基金中持有一定比重的債券部位,但嚴格要求一定要有「AAA」級債券的內規的業者不會太多,換言之,只要美國債券有人買、美債價格繼續上漲、美債到期時美國政府仍會如期償付本息,這樣情況下,短期內債券基金經理人似乎沒有大舉調節美債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