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繼瑞士中央銀行三日意外降息以阻升瑞士法郎後,日本四日也進場強力干預日圓,凸顯隨著美國再推量化寬鬆的機率升高、美元後市趨貶,不只新興市場競貶本國貨幣,已開發國家也設法阻升幣值以捍衛出口競爭力,全球儼然進入新階段的貨幣競貶大戰。
巴西財長蒙迪嘉(Guido Mantega)八個月前才宣稱貨幣戰「暫時休兵」,但隨著歐債危機蔓延,加上美國債務協商僵局持續對美元造成壓力,投資人轉向日圓和瑞士法郎避險。美國經濟可能再度衰退,提高聯準會(Fed)推第三輪量化寬鬆(QE3)機會,更加重美元後市看跌氣氛。去年美元重貶,讓亞洲前十大經濟體央行全數進場干預,保護出口和成長。
渣打銀行駐新加坡全球貨幣研究部主管韓德森說:「我們似乎已進入新階段的貨幣戰爭,如今不再只是新興市場因應弱勢美元而讓本幣貶值。未來預料會有更多干預行動,針對美元弱勢的爭論也會更激烈。」
韓德森說,日本和瑞士都屬十大工業國(G10),除了日本,二○○○年初其他G10國家都未干預匯市,但如今情況丕變,「貨幣戰可能持續擴大,變得更糟」。彭博通訊社的資料顯示,在十六種主要貨幣中,瑞郎、紐元、日圓、星元和巴西里爾是過去三個月來對美元升幅最大的貨幣。
率先拋出「貨幣戰爭」一詞的蒙迪嘉,去年十一月底曾說,歐債危機讓里爾匯價回到合理水準。但自那時起里爾兌美元勁升百分之十,蒙迪嘉上個月已改口稱貨幣戰爭仍在持續。
拉美財長本月計畫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開會,商討保護本國貨幣,及不讓國內經濟被歐美危機拖累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