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本研究小組從老鼠的新型萬能(iPS)細胞製造出精子,並使其受精,生出健康的鼠寶寶,這是世界上首度從iPS細胞製造出可受精的生殖細胞,有助於不孕症的分析。
日本各大媒體報導,以京都大學教授齋藤通紀為首的研究小組成功地從iPS細胞造精,催生出鼠寶寶。另外,研究小組也利用胚胎幹(ES)細胞的萬能細胞成功製造精子。這項研究成果可望運用於不孕症的分析及治療,發表於美國科學期刊《細胞》(Cell)網路版。
齋藤等人是取公鼠的iPS細胞以特殊的條件培養,製成「胚體外胚層」細胞,再加入另外的成長因子,大量製造出「生殖母細胞」。研究小組將這個細胞塊移植到無法製造精子的老鼠睪丸,經過八至十周可造出成熟的精子,讓這些精子與普通的卵子進行體外受精,再移植到代理孕母鼠體內,結果三至四成能夠生出鼠寶寶。
利用ES細胞的精子生出的鼠寶寶長大後,使其與普通的老鼠交配,也可生出相當於孫子輩的鼠寶寶。iPS 細胞培育的情況也相同。
到目前為止,有報告顯示以老鼠的萬能細胞造精的例子, 但沒有聽過用這些萬能細胞精子生出後代的研究成果。日本的iPS細胞研究所所長、也是開發iPS細胞的京大教授山中伸彌表示,原以為要花十年時間的研究,突然快速達成,這是日本人的驕傲。是否運用於人類等的靈長類,技術和倫理的觀點上還有待商榷,但研究的速度算是加快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