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首艘航母即將試航,但美國智庫「詹姆斯頓基金會」網站,近期刊出美國海軍學院副教授萊爾‧戈德斯泰坦文章,直指中國航母面對潛艇襲擊,將不堪一擊;中國海軍戰力雖增強不少,但在反潛上仍存在致命弱點。
詹姆斯頓基金會網站上月二十九日刊出文章,並指各種跡象顯示,中國忽視了對手的潛艇;潛艇體積雖然不大,但能負載大量武器,對單一目標(如航母艦隊)極具威脅。
文章指出,海上巡邏機是先進海軍的反潛主力,但目前中國只有十多架,這暴露出中國反潛戰力弱點;雖然中國正努力提升反潛戰力,但最少需要十到二十年才能顯現。
文章透露,儘管中國首艘航母即將下水試航,且估計將升級為數可觀的反艦巡航導彈;但中國航母面對潛艇襲擊時,仍將不堪一擊。另外,中國操作潛艇的熟練度不夠,與強大對手潛艇對戰時的能力相當令人懷疑。
文章指出,中國海軍缺少大型固定翼反潛戰機。在反潛戰中,海上巡邏機的主要優勢是其具有機動性、飛行時間長、負載大且不容易受到潛艇武器的攻擊,尤其是它覆蓋的搜索區域很廣。
中國一名海軍上校在上月《現代戰艦》雜誌撰文也指出,中國海軍對美國海軍的潛艇力量感到不安;美國將最新核攻擊潛艇,部署在西太平洋,此舉對中國國防的衝擊「非同小可」。這說明中國軍方已經意識到,中國航母面臨嚴峻的反潛戰危機。
文章並指,目前中國最有效的反潛戰工具可能是「非正規」的,例如「水雷戰」是中國海軍的強項,也是中國反潛戰中的可用方式,尤其適用於狹窄水域與航道;此外,解放軍還可徵調漁船進行防禦性反潛戰,用以提升整體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