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大陸中國社科院昨日公布數據指出,大陸城市貧困人口約有五千萬,而且還在不斷上升,這些城市貧民每人每年平均只有約七千五至八千五元(人民幣,下同)的收入。但大陸網友則表示,五千萬這數字是嚴重低估。
大陸中國社科院把相對貧困的概念拓展到經濟以外領域,把無法上學、無錢就醫也包含在內。
據《法制晚報》引述社科院發表的二○一一年城市藍皮書「中國城市發展報告—聚焦民生」指出,城市貧困人口自一九九年代後就不斷上升。物價不斷上漲、社保措施不力、房價頻頻攀升、就業形勢嚴峻、貧富差距不斷擴大,令愈來愈多城市人口陷相對貧困之中。
藍皮書指出,城市貧困屬於相對貧困,通常指溫飽雖已得到解決,但生活水平仍低於社會公認的基本水平。二○一○年「中國統計年鑑」顯示,中國城鎮居民有六點二億人,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為一萬七千一百七十五元人民幣。
大陸政府部門調研又顯示,城市貧困人口比例在百分之七點五至百分之八點七之間。根據數據估算,目前中國大陸城鎮貧困人口大約為五千萬人,是目前低保(綜援)標準和受保人數的二倍左右。
中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淮則說,以往的扶貧是集中於衣食溫飽,但醫療保障、孩子上學等不能滿足,現在都可稱之為貧困。
另外,隨著經濟發展,遠低於財富中位數的人口增加,也是貧困化的表現。因而,五千萬人口只是偏保守的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