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金山訊】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昨號召百餘對親子,到金山八煙部落收割有機稻田,親子用鐮刀割稻,放進打鼓機,再用鼓篩去除雜草,讓小朋友體驗粒粒皆辛苦,也讓睽違二十五年的八煙部落水梯田重現。
林務局委託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在金山八煙部落進行生態復舊與產業復甦計畫,歷經兩年努力,讓消失已久的水梯田重現,昨天歡喜收割。
讀幼稚園小班的洪煜宸指著飽滿的稻穗,天真地說「好吃的飯就是這樣種出來的嗎?」煜宸的舅媽楊雅蘋機會教育:「每粒米飯都是這麼辛苦種出來,要惜福,不能浪費」。
來自基隆的陳坤松、林瑞淑夫婦與兩個兒子陳垣浩、陳垣斌負責篩稻穀,他們拿著鼓篩將雜草去除,留下金黃稻穀,親子忙到汗流浹背,樂此不疲。陳垣浩說,每粒米飯得之不易,以後每碗飯都要吃光光。
八煙部落除了農業濕地生態復育外,還結合石砌古圳與秀麗梯田景觀進行整體營造,讓旱作恢復成水梯田,生態從寂蓼到活絡,許多生物開心地回來了。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執行長廖仁慧說,柴棺龜、食蛇龜、澤蛙、水蛇、台北樹蛙等動物重現八煙,形成食物鏈,豐富生態,另外有機鴨間稻也順利收割,當地老居民也因第二代常回來而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