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一名剛出生不久的嬰兒因黃疸遲遲不退,被確診為膽道閉鎖,要即時接受換肝手術,才能保住性命。由於嬰兒父母的身體狀況均不適合捐肝,最後是五十多歲的阿公自告奮勇,捐贈左側葉肝臟給小孫子,也創下台大醫院捐肝者年齡最大的新紀錄。
膽道閉鎖會導致膽汁無法順利排出體外,只需幾個月,肝臟就會逐漸硬化,最後引發肝臟衰竭,是影響兒童肝臟健康的最大危機,也是幼兒換肝的主要原因,每年至少有二十名小小病童必須接受換肝手術,才能存活,肝臟來源都是親人的活體捐贈。
台大醫院外科移植小組主治醫師何明志指出,衛生署規定親屬活體捐肝限於五等親以內,在台灣,逾半數幼兒肝臟捐贈來源都是媽媽,除了父母之外,肝臟活體捐贈者也包括新生兒的阿姨及祖父母。這名捐肝救孫的阿公是桃園地區的消防隊員,雖然已經快六十歲了,但為了救金孫,還是義無反顧,讓何明志醫師印象深刻。
何明志醫師說,該病童的爸爸個頭太大,肝臟體積也大,無法捐給兒子;媽媽身體狀況也不適合器官捐贈,阿公因而決定捐肝。所幸,擔任消防隊員的阿公經常運動,身體情況良好,經醫師評估,同意動手術。這也創下台大醫院捐肝人年紀最長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