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義大醫療團隊研發出創新的減重手術法,這項「胃束帶摺疊手術」合併既有的胃束帶手術,在胃上方形成一個小胃囊來提高進食飽足感,再將可膨脹的胃大彎處以摺疊方式縫合,如同胃縮小手術的效果,將胃容量減少為原本的六分之一,兩年來共有八十例個案,平均減去七成五的多餘體重。
義大醫院國際減重暨糖尿病手術中心主任黃致錕表示,研發此手術是無心插柳,第一例個案是名男性,原本接受胃束帶手術,由於每一、兩個月就要調整束帶,影響男子定期回診的意願,減重效果因此打折扣,後來由於減重領域研發出胃摺疊的手法,該男子又剛好因膽結石而就醫,黃致錕就順便替他加做胃摺疊手術,現在減去九成多餘體重。
減重手術對病態性肥胖、身體關節不佳及無法常態性運動患者來說,是有效的治療方式,原本效果最好的是胃繞道,但是需要切割小腸並重新接合,手術的侵犯性高,術後還有維生素缺乏的問題,讓不少患者卻步。
黃致錕指出,胃束帶摺疊手術不是永久性的破壞,而是可調整的手術法,將可膨脹的胃大彎處肌肉層摺疊縫合,容量從原本的六百毫升縮小為一百毫升,可加快減重效果,因此不用那麼頻繁回診來調整束帶;再搭配胃束道讓食物先進入上方僅二十五毫升的小胃囊,像漏斗般讓食物慢慢進入大胃囊中,更加強摺疊法的減重效果,他形容成果是一加一大於二。
黃致錕表示,胃束帶摺疊法的相關論文已被美國肥胖外科醫學會期刊正式接受,可望成為全球的減重手術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