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吸引顧客,速食業者常推出「買大送大」、「飲料升級」等各種促銷活動,但這種好康未來可能無法再出現,衛生署最近訂定《國民營養法》草案,,擬對有引發肥胖、代謝症候群、高血壓之虞的食品,限制其促銷廣告;另外,學校、軍隊、機關每日團膳供餐達一定規模,應聘用營養師把關。
立法院社環委員會朝野立委則批評政府「管太多」。
食品藥物管理局副局長吳秀英、食品組組長蔡淑貞指出,草案內容擬對有引發肥胖、代謝症候群、高血壓之虞的食品,限制其促銷廣告;至於是否限制其贈品、集點、折扣等促銷手法,則待母法通過後,另以子法具體規定。
草案內容也規定,每日供餐達一定人數、用餐次數的場所,應聘用營養師,未來完成立法後,一定規模的學校的營養午餐,或是軍營團膳、企業員工餐廳等,都要借重營養師的專業,確保每道菜色營養健康。
「嚴格規範速食業者廣告及促銷,確實有其急迫性!」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金惠民指出,肥胖引起的慢性疾病已造成健保沈重負擔。由政府出面管理不健康食物,早已是歐美先進國家趨勢,甚至有國家制訂漢堡稅。
食品業者表示,造成肥胖因素很多,不只是含糖飲料或速食,建議衛生署推出法案之前,能多聽聽業者的聲音,畢竟廣告效益大,要如何限制廣告,應該要讓業者參與意見。
立委黃義交說,衛生署出發點是好意,但太過頭了。衛生署可以要求業者標示速食、飲料的熱量及營養成分,供民眾參考;衛生署若更積極一點,可以在提醒消費者過量產生的後後遺症,其他交由民眾自行決定。
立委劉建國說,如果這項法案完成立法,會貽笑國際。政府關心國人健康的方法很多,但用立法禁止業者促銷手段,他認為多數民眾自己就會判斷,尤其是家長會考量到小孩的健康,衛生署不用撈過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