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政府面臨「財政吃緊」、「貧富差距擴大」的雙重危機,財政部高層官員表示,要改善所得分配並增加稅收,將土地、房屋的交易改依實價課稅,是可以思考的方向。
明年預算編列吃緊,官員指出,主要是受到前兩年編列特別預算推動重大建設,以提振國內景氣;但特別預算已執行完畢,相關計畫還沒完成,政府只能編列公務預算去推動,造成預算排擠。行政院主計處發文要求各部會明年人事費用一律比今年減列百分之一,其他基本預算也要減少百分之五。
財政部官員表示,政府目前正在檢討如何多收一點稅,又能改善貧富差距,而從土地稅、房屋稅等財產稅著手,不失為一個方法,因為目前的課稅基礎大多是公告現值,低於實價,將來可考慮逐步調高公告現值或改為依實價課稅。
至於政府之前將遺贈稅從最高稅率百分之五十降為百分之十,被抨擊為圖利富人,官員強調,高稅率根本沒有實際效用,因為多數富人把錢放在海外或租稅規畫「藏起來」,讓政府課不到稅;降稅反而可讓富人的財產比較真實呈現。
此外,營利事業所得稅從百分之二十五降為十七,也被指為稅收成長無法反映國內生產總值(GDP)成長的主因。但官員指出,若沒有降稅帶動的誘發效果,GDP可能不會這麼高,因此政府降稅和GDP成長是互為因果的關係。
官員表示,去年租稅負擔率降到百分之十一點九的低點,是因稅收銳減,但去年景氣大好,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也超過百分之五,負擔率可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