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好發於青少年的「特發性脊椎側彎」,常在學校健檢被揪出。骨科醫師發現,不少家長利用暑假,帶著被檢出有脊椎側彎問題的孩子就醫,從六月底至今,小病號增加近兩成。醫師提醒,若發現孩子肩膀高低不均、骨盆歪斜,或走路有跛行等現象,應及時就醫,以免加重病情。
青少年脊椎側彎的原因沒有定論,但瀚群骨科醫療中心院長蔡文基提醒,學生若老愛側背重書包、站立時踩三七步,或坐椅時兩腳交叉翹腳等,會讓身體因長期受力不均,保持錯誤體態,造成大腦中操控骨骼成長的「本位覺」受干擾,常此以往,容易加重脊椎側彎問題。
蔡文基表示,正常的脊椎,從正面看應呈流暢直線,若正面變「C」或「S」型彎曲,就是脊椎側彎。側彎度數診斷上,十至二十度屬輕度,只要採取運動、物理等保守方法治療即可;二十至四十度屬中度,必須搭配背架矯正;超過四十度屬重度,恐會壓迫心肺、腸胃,女性還有「大小乳」等問題。
二十歲以下的重度患者,可考慮手術;但成年者若以手術矯正,神經損傷機率會比未成年高出近一成,建議採保守治療。
台大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楊榮森指出,隨著脊椎彎曲角度變大,患者會有背部單邊隆起、肩膀不等高、骨盆歪斜,甚至胸廓變形等症狀;他提醒家長,若目測發現孩子肩膀一高一低;或褲管沒來由地一長一短,走路跛行等,應及早就醫矯正。
蔡文基建議,父母可在家進行「亞當背部前彎測試法」。也就是先請孩子立正站好,再向前彎腰;站在孩子身後觀察背部、骨盆等部位,有無高低不均等現象,把握二十歲骨骼定型前的黃金矯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