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入夏以來氣溫飆高,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指出,在中暑危險係數愈高的環境下活動,中暑風險愈高,呼籲民眾除了自我檢視,是否是中暑的高危險群,活動時應視情形適度調整運動方式、補充水分;若身邊有疑似中暑的患者,第一步是迅速將他移到陰涼處休息,抬高雙腳增加腦部供血,並趕快叫救護車送醫。
當室溫或相對濕度愈高,中暑危險係數就愈高。三總腎臟內科醫師吳家兆表示,高溫導致人體缺水,固然是中暑的重要因素,不過有些人本來就潛藏誘發中暑的危險因子,比如年老、體重超過八十五公斤的肥胖者,或有心血管疾病、甲狀腺亢進、糖尿病、肝臟疾病、先天無汗腺症、感冒、發燒、腹瀉、肺炎者,常睡眠不足、情緒緊張者。
「中暑不是只有在高溫下運動才會發生!」吳家兆提醒,若要在高溫的天氣外出,首先務必利用陽傘、帽子做防曬,在外逗留時間不要過長;其次要主動補充水分,別等口渴了才喝水,那時身體已經處在缺水狀態,若流汗較多時,可加鹽在飲水中,補充因排汗而流失的鈉。
若身邊有疑似中暑的病患,急救措施是盡速移到陰涼處休息或平臥,並將患者雙的腳提高,以增加腦部的血液供應,若患者有意識,清醒後可補充水分和鹽分;但若患者昏迷不醒,應盡快叫救護車送醫,等待救護車的同時,替患者脫除外衣及其他束縛物,協助搧涼來減低體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