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記者張雅雯 圖/取自網路
電腦族最常見的問題就是眼睛痠痛,主要的原因就是長時間專注盯著螢幕,導致眨眼頻率降低,沒有眨眼、就無法濕潤眼睛,使得眼睛過乾造成角膜破皮。
這種「乾眼」情形,也往往搭配其他兩個因素,一是處在冷氣房中,水分容易被蒸發;二是戴隱形眼鏡者,由於眼球被隱形眼鏡吸附住,更容易因充血而導致過乾。
第二種原因是眼鏡度數有問題,尤其許多人去眼鏡行配眼鏡,為了看遠清楚而增加眼鏡度數,往往超過實際的度數,當盯著屬於中距離的電腦螢幕,不正確的度數反而增加眼睛負擔,所以會痠痛;第三個原因則是老花眼,由於眼睛自動調焦功能變差,眼睛睫狀肌需要更費力緊縮。
奧斯卡眼科診所院長張正忠表示,痠痛的不是眼睛本身,而是眼睛的隨意肌,但有些人甚至還會有偏頭痛的感覺,這是因為大腦會調節眼睛肌肉,這個共軛作用可控制眼睛看的方向,與維持穩定度,因此當失去平衡的時候,可能不只眼睛感覺不適、甚至誘發偏頭痛。
除了痠痛,電腦族用眼過度時,還可能突然感覺眼前模糊,這是因長時間專注看電腦時,眼睛正常眨眼次數減少,角膜過乾造成點狀破損,因此眼睛透光會變差,通常稍做休息,並點人工淚液濕潤眼睛,就能夠改善。
張正忠表示,用眼過度幾乎是電腦族的通病,如果把眼睛比喻為照相機,每次看東西都當作在照相,那麼視網膜如同不能更換的底片,由於感光細胞是高度分化的細胞、無法再生,因此本來就有一定的使用年限。
他指出現代人高度近視比例高,使得視網膜、黃斑部退化提早發生,這種高危險群又長期使用電腦等3C產品,等於在短時間內強力開機,讓照相頻率快速增加,會損及原本散熱的脈絡膜,當「底片」過熱,就可能造成較嚴重的病變。
隱形眼鏡的配戴與保養
除了使用方式不當,不少電腦族的眼睛不適,其實與隱形眼鏡也有關,台大醫院眼科部醫師蔡紫薰表示,常見的一般性眼睛疾病,往往與不當使用隱形眼鏡有關,當使用時間過長、比如日拋當周拋用,或沒有落實搓洗的清潔動作,可能引起角膜感染或潰瘍,久了造成慢性結膜炎或是角膜缺氧,造成新生血管的病變。
即使不是不清潔造成的眼疾,隱形眼鏡戴久了也容易讓眼睛缺氧,一般建議選購知名廠牌、高透氧、高含水的鏡片,此外,有些人感覺癢,是因對藥水的成分過敏,這時就必須更換藥水。
另一個常被忽略的問題是,隱形眼鏡不能斷斷續續戴,必須讓角膜逐漸適應,因此如果預定某一天需要戴八小時,應該從前幾天就開始做準備,以每日兩小時、四小時、六小時慢慢增加,否則容易導致角膜缺氧的問題。
戴眼鏡雖然不像隱形眼鏡,有那麼多會造成眼睛敏感或不適的因子,但要注意眼鏡度數是否適合自己,即使視力檢查的度數維持不變,也要定期更換磨損的鏡片;另外,要注意鏡框是否變形,否則大腦會為了適應因為歪掉的眼鏡,所造成的稜鏡效應,而產生斜視。
四十歲後開始有老花眼的問題,不過張正忠指出,老花眼鏡的需求因人而異:有些人以看中、近距離為主,遠距離不強求那麼精準,因此眼鏡度數可能稍微調降;有些人不論遠近都要看清楚,就需要配兩副眼鏡,或使用多焦點鏡片;也有人兩眼鏡片調整成一隻眼看遠、一隻眼看近的情況。
蔡紫薰表示,多數人對眼睛不舒服很敏感,但是未必積極去找出原因,而是選擇自己買藥來點,有人點藥後感覺緩解了、就沒有就醫檢查,眼睛不適的真正問題點可能並沒有獲得解決,反而延誤了治療的時機。
張正忠表示,眼睛本來就會隨著年紀退化,除了不要過度濫用,即使平時只有眼睛痠痛,每年定期眼睛檢查,保存各階段的檢查數據是必要的。尤其具有危險因子者,比如高度近視者、眼睛曾有外傷者,或發生過嚴重眼疾者,檢查注意的不只是視力,更應針對眼底等做完整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