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芳 與 黃仁棟 和自然共寫有機詩篇

李碧華 |2011.07.03
2280觀看次
字級

 仁棟媽媽常心疼的對人家說,一個到美國念完碩士的兒子,放棄銀行金飯碗,居然去賣菜。仁棟卻告訴媽媽,連孔老夫子都說「吾不如老農」,我們又怎能說自己有資格賣菜呢,食物攸關生命與環境,學問可大得咧

留著俏麗短髮,淺笑裡藏著酒渦的朱慧芳從新竹到台北演講,薄麻襯衫為好氣質增添幾許清涼,演講邀約爆增是在《只買好東西》一鳴驚人後,高鐵上的穿梭彷彿帶著使命。這個午後,抓到空檔,聽她慢條斯理訴說嫁入黃家的幸福點滴。

那黃家大宅院是苗栗知名的世外桃源,花木繽紛、小橋流水外,書香更在各角落洋溢,夫婦倆各捧一本書靜心閱讀,鳥在窗外鳴叫,二樓的兩個兒子也無聲的沉浸在文字中,間歇傳來婆婆的鋼琴彈奏……三代六口的假日,像一部田園詩篇。

人情世故的練達周到

有一天,朱慧芳讀到杜甫的一首詩,「願得華廈千百間,廣庇天下寒士盡歡顏」不免心頭一震,大聲讀出來和黃仁棟分享,樂得他立即放下手中的古文觀止,揚聲大笑說,「對,對,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應盡其所有,幫助天下窮困的人」,古有明訓,今人要遵循杜甫之言。

黃仁棟樂成這樣,是因為他太瞭解朱慧芳優先把自己顧好的天性,相對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的人生觀,黃仁棟卻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胸懷深深嵌進生命裡,隨著年歲日增,他當然想影響妻子,讓那念舊的黃家家風發揚光大。如今,念出詩句,莫非是幡然領悟出什麼?

只不過,自我的天性確實不易改變,即便萬分佩服另一半對人情世故的練達周到,但朱慧芳對那「沒完沒了」的扶弱濟貧還是偶爾會「受不了」。逢年過節,不管家中有多少瑣事要忙,他都帶著大包小包回到台中中興村探望童年鄰居,「我就跟他嘀咕,陳媽媽,李伯伯我又不認識,你們講的那些陳年往事,我根本聽不懂!」好幾次,朱慧芳想打退堂鼓,黃仁棟就溫柔的安撫她說,愈是離開核心舞台的人愈寂寞,愈需要朋友噓寒問暖,朋友沒有貴賤,大老闆和小農夫都一樣,要讓大家都感到被愛,被需要。

和小農聊土地說天氣

除了喜歡到鄉間和小農聊土地、說天氣外,看到無依的小貓小狗就心生憐憫的撿回家,這得自父母無底線的安定力量,讓他擁抱世間的孤苦無依,在這方面,朱慧芳自嘆弗如,雖也深知人間疾苦,各角落都需要援手,卻就是沒辦法像丈夫一般付諸行動,黃仁棟也不強求,總簡單的要她多包容,地球上的個體都有他存在的意義,尊重之外,要幫他們找到方向。

這樣完美的另一半是從那兒冒出來的?這問題隨著名氣漸長而被問的次數愈來愈多,像孩子似的天真一笑,朱慧芳有點臉紅說:「仁棟是我追來的,當初銀行招募員工,我也順便替自己招一個丈夫!」

高頭大馬的黃仁棟考進花旗沒幾天,很快的就瞭解到自己頂頭上司三十歲就當上全台灣最年輕的銀行經理是有道理的,她犀利兇悍,沒日沒夜投入工作,對人對事都挑剔得要命:「不好對付!」但,好感已萌芽成一股愛慕,從不曾對女性認真追求過,憨憨的他,頭一次談戀愛,居然就驚天動地的與高層談起戀愛來。

朱慧芳多聰慧敏捷呀,當然更看出黃仁棟不卑不亢,「遇大人則藐之」的偉岸氣度,父母良好的家教促使他具有完美人格,往後必定是愛妻子的丈夫,愛孩子的爸爸。第一次去他家,一進院落,就看到黃家老先生在樹下寫書法,像幅畫似的,揚起動人的情韻,一種幸福感頓時罩上全身,把這好消息告訴媽媽,媽媽高興得快要哭出來:「我,我以為我的寶貝女兒忙工作會忙到一輩子不結婚了!」

從美國回來的婆婆也喜不自勝的說,「啊!沒聽過他交女朋友,怎麼就要結婚了,也沒來商量一下……」終究,家有喜事,雙方開心籌辦婚禮,時光匆匆,那歡鑼喜鼓已遠遠的響在二十年前,如今三代同堂住在自蓋自建的美麗黃家大宅,開飯的長桌上擺了三鍋飯,左邊是老人家吃的軟飯,中間是兒子吃的白米硬飯,朱慧芳和先生則吃糙米飯,這幅圖像,豈不就是最經典的天倫之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