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高雄市公有停車場及路邊停車格對身心障礙者採免費優惠,但利用影印本規避繳費者眾。市府交通局發現最嚴重的有「一冊七用」及世襲制,至少有十多條路段這類免費停車特別多,儼然成為「殘障路」,估算因此造成公庫一年損失逾二千萬元。
高雄市公有停車場(含立體及路外)及路邊停車格現行對身心障礙者的優惠主要有二種,一種是身心障礙者專用停車位,社會局在全市共發出約二萬張身心障礙者專用停車位識別證,身心障礙者自己開的車或親友載送他們的車都適用,即俗稱的「黃卡」。
另一種是身心障礙手冊連同本人駕照、行照放置在車上,供路邊開單服務員查看。如果不是本人,要在二十四小時內持單銷掉,外縣市身心障礙者到高雄市停車也比照優惠。
交通局工會理事長馬美惠說,一本身心障礙手冊影印供多人使用情形日益嚴重,最多曾發現一冊影印供七人用。有的是當事人已死亡,兒女照樣拿影本繼續用。馬美惠表示,對身心障礙者優惠停車有其必要性,但衍生的弊端多,造成公庫減收,應設法規範。
交通局停車管理中心主任洪肇昌說,路邊停車收費本月起全面用PDA收費,預訂年底前建立身障優惠「一證一車」措施,防堵逃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