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溺水 勿急下水 先呼叫

羅智華 |2011.06.29
2656觀看次
字級

【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若發現有人不慎落水,首要之務是先大聲呼叫、撥打一一九,再利用竹竿、浮球幫助溺水者上岸,而不是貿然下水救人。近來溺水事件頻傳,水上救生專家以「救溺五步、防溺十招」提醒大家注意戲水安全。

教育部長吳清基表示,隨著暑假來臨,各校務必建立學生應有的水域活動安全觀念,告訴學生從事水域活動要選擇合格戲水地點、注意溪流落差,避免跳水等危險行為。

為讓學生度過安全暑假,教育部昨天舉行「守護學生水域安全宣導活動」,邀台北海洋技術學院學生示範救溺動作與步驟,並呼籲家長要在暑期注意孩子戲水安全,最好由父母陪同。

教育部體育司表示,暑假是學生發生溺水事件的高峰期,為避免憾事發生,教育部提出救溺口訣「叫、叫、伸、拋、划,救溺先自保」,當發現有人溺水,第一時間要先大聲求援,善用周遭的竹竿、浮瓶、救生圈等物品,不要急著下水救人。

除了救溺,防溺也很重要!台北海洋技術學院教授馬軍榮表示,這幾天常有午後雷陣雨,滂沱雨勢容易導致溪流瞬間暴漲。戲水者若發現溪流水位突然升高、有垃圾等漂流物從上游漂過來,就代表水位可能有上升之勢,必須趕快離開。


救溺5步    叫叫伸拋划

叫大聲呼叫求救

叫呼叫或撥打119、118、110、112

伸利用竹竿、樹枝等延伸物防止溺水

拋拋送浮球、浮瓶、繩子等物體給溺水者

划利用船、救生圈、浮木、救生浮標等浮具幫助溺水者

製表/記者羅智華 資料來源/教育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