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若發現有人不慎落水,首要之務是先大聲呼叫、撥打一一九,再利用竹竿、浮球幫助溺水者上岸,而不是貿然下水救人。近來溺水事件頻傳,水上救生專家以「救溺五步、防溺十招」提醒大家注意戲水安全。
教育部長吳清基表示,隨著暑假來臨,各校務必建立學生應有的水域活動安全觀念,告訴學生從事水域活動要選擇合格戲水地點、注意溪流落差,避免跳水等危險行為。
為讓學生度過安全暑假,教育部昨天舉行「守護學生水域安全宣導活動」,邀台北海洋技術學院學生示範救溺動作與步驟,並呼籲家長要在暑期注意孩子戲水安全,最好由父母陪同。
教育部體育司表示,暑假是學生發生溺水事件的高峰期,為避免憾事發生,教育部提出救溺口訣「叫、叫、伸、拋、划,救溺先自保」,當發現有人溺水,第一時間要先大聲求援,善用周遭的竹竿、浮瓶、救生圈等物品,不要急著下水救人。
除了救溺,防溺也很重要!台北海洋技術學院教授馬軍榮表示,這幾天常有午後雷陣雨,滂沱雨勢容易導致溪流瞬間暴漲。戲水者若發現溪流水位突然升高、有垃圾等漂流物從上游漂過來,就代表水位可能有上升之勢,必須趕快離開。
救溺5步 叫叫伸拋划
叫大聲呼叫求救
叫呼叫或撥打119、118、110、112
伸利用竹竿、樹枝等延伸物防止溺水
拋拋送浮球、浮瓶、繩子等物體給溺水者
划利用船、救生圈、浮木、救生浮標等浮具幫助溺水者
製表/記者羅智華 資料來源/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