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與子宮內膜異位症,都是婦女常見的子宮病變,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任劉偉民表示,兩者都可能造成經血過多或壓迫症狀;但是在經痛的部分,子宮肌瘤不太會經痛,相較之下,子宮內膜異位症則會產生嚴重經痛。
子宮內膜異位症分為內、外型兩種:「內型」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又叫「子宮肌腺症」,因為子宮的內膜組織滲透進入子宮的肌肉層內,無法在月經期順著陰道剝落,長期累積會讓子宮肌肉組織形成纖維化、硬化的腫塊,逐漸從內取代原本正常的子宮肌肉組織,這是造成經痛的原因;「外型」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指的是子宮內膜跑到腹腔等子宮以外的部位。
若依嚴重程度,子宮內膜異位症可分為四級:第一級異位的子宮內膜只在腹腔表淺層;第二級除了在腹腔、也進入骨盆腔;第三級時不僅在腹腔、骨盆腔,而且是位在深層甚至附著其中;第四級已出現在腹腔、骨盆腔、卵巢等深層,並有嚴重沾黏,女性常見的巧克力囊腫就是這級。
劉偉民表示,由於子宮肌瘤與子宮肌腺症,在超音波診斷上不易區分,過去常依靠手術才能確切診斷,但隨著經驗的累積,兩者還是可依據影像學的差異性,搭配有無經痛、CA125腫瘤指數的上升來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