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古說今】聽取蛙聲一片

戴永夏 |2011.06.21
971觀看次
字級

青蛙又名田雞、蛤蟆,是人類的親密朋友。牠體型矯健,叫聲動聽,向有「歌唱家」的美名。尤其牠還善於捕捉害蟲,是農民種田的好幫手,故又有「田園衛士」之稱,深得人們喜愛。

在古代,青蛙曾被人們奉為神明,認為牠不但能報福慶之事(《舊唐書‧五行志》:「古者以蛤(即青蛙)為天使也,報福慶之事」),還能預知未來。因此過去許多地方都有三月三日「卜蛙聲」的習俗。在這一天,人們根據青蛙的叫聲,來預卜今年的旱澇豐歉。

唐代詩人章孝標在〈長安秋夜〉一詩中就寫道:「田家無五行,水旱卜蛙聲。牛犢乘春放,兒童候暖耕。」

清人李調元在《南越筆記》中,更著重介紹了根據蛙聲的大小,來卜知旱澇豐歉的習俗:「三月三日,農以其聲卜水旱。聲小,水小;聲大,水大。諺曰:『田雞聲啞,田好稻把;田雞聲響,田好蕩槳。』又,『田雞上晝鳴,上鄉熟;下晝鳴,下鄉熟;終日鳴,上下齊熟。』」

這些民間習俗,並非沒有道理。科學研究證明,由於青蛙肺小皮薄,無法充分吸收氧氣,必須靠皮膚上的一層粘液幫助呼吸。天旱時,空氣中的水蒸氣減少,粘液濃度增大,吸收氧氣困難,蛙聲便沙啞;反之,降雨時蛙聲就特別響亮。人們正是根據蛙聲與水旱的關係,來預測天氣的,因而預測的結果一般比較準確。

人們喜愛青蛙,又因蛙聲動人心聽。在一些古詩文中,有不少是讚頌蛙聲的。有的將蛙聲比作天籟之音:「稚圭倫鑒未精通,只把蛙聲鼓吹同。君聽月明人靜夜,肯饒天籟與松風」(唐‧吳融〈蛙聲〉);有的將其形容為鼓聲陣陣:「蛙鼓鳴時月滿川,斷螢飛處草迷煙。敲門欲向田家宿,猶有青燈人未眠」(宋‧王勝之〈絕句〉)。

最膾炙人口的,是宋代愛國詞人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在詞人筆下,蛙聲是那樣熱烈歡快。牠帶給人們的,是令人欣喜的豐收景象。

至於蛙聲曾讓封建皇帝龍心大悅,歷史上也有先例。有一次,那個曾鬧過「何不食肉糜」笑話的「呆皇帝」晉惠帝到後花園遊玩,忽聽太液池裡的蛤蟆在咕呱地叫喚,便問近侍:「這些蛤蟆是自己唱著玩呢,還是宮裡安排牠們唱的?」

近侍隨口答道:「這是宮裡安排牠們唱給皇上聽的。」

惠帝一聽頗為感動:「那可不能讓牠們白唱,要給牠們發一份口糧。」這呆話雖然令人發噱,但從中也可看出蛙鳴的迷人之處。

人們喜愛青蛙,還因青蛙非常聰明。利用青蛙的這一特點,過去有人專門馴養青蛙表演「蛙戲」,藉以演繹人間故事,描摹世態人情。元人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中,就有一段「蝦蟆說法」的描寫:

余在杭州日,嘗見一弄百禽者……蓄蝦蟆九枚,先置一小墩於席中,其最大者乃踞坐之。餘八小者左右對列。

大者作一聲,眾亦作一聲;大者作數聲,眾亦作數聲。

既而小者一一至大者前點首作聲,如作禮狀而退,謂之「蝦蟆說法」。

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袁枚的《子不語》等書中,也都寫有蛙戲。這樣精采的表演,如今已成絕響。代之而來的是生態環境日益惡化,青蛙家族瀕臨滅絕……

當「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美好景象,正漸行漸遠地隱沒於歷史蒼煙的時候,每個有良知的人都不能不深思:我們該如何審視當今,檢討以往,善待自然,才能讓失去的美好重返人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