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imism bias 樂觀偏見
《時代雜誌》最近有篇有趣的短文,題為Optimism Bias(樂觀偏見)。文中開宗明義問道:難道我們天生過分樂觀,老是戴著玫瑰色眼鏡看世界?
神經科學和社會學研究均指出,與其說我們務實,倒不如說我們樂觀較切合實際。
大體上,我們希望事情會變好:人們嚴重低估可能離婚、失業或罹癌的機率,不只望子成龍,更想像自己比同儕成就更高,還高估自己可能的壽命。
這種相信未來會比過去和現在更好的信念統稱「樂觀偏見」,無分種族、地域和社會經濟區隔都根深蒂固。2005年一項研究發現,60歲以上的成年人跟年輕人一樣,看到半杯水時傾向於認為是半滿而不是半空。
文中警告,過分積極正面的假設可能導致災難性的誤判,使我們不太可能去作健康檢查、塗防曬霜或開儲蓄帳戶。但「樂觀偏見」也保護並激勵我們,它讓我們前進而不短視。少了樂觀偏見,我們的祖先可能永遠不會遠離自己的部落去外面冒險,我們可能全部變成穴居人,還擠在一起夢想著光和熱。
Skinny bias 瘦削偏見
《富比世雜誌》(Forbes)日前正好提出另一個詼諧的論點,指職場有所謂Skinny Bias(瘦削偏見),意指女人愈瘦,收入愈高。報導引述《應用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一項調查指稱,「骨瘦如柴」的女人比「體重一般」的女人多賺逾2.2萬美元(約63.4萬台幣)。這項研究調查男性和女性收入和體重之間的關係。
報導還指出,超重的女性收入更少。根據富比世統計,「重」和「非常超重」的婦女分別比「很瘦」的女人少賺了逾9,000美元(近26萬台幣)和將近1.9萬美元(近53萬台幣)。
可悲的是(但並不奇怪),體重增加對女性的衝擊似乎比男性嚴重得多。研究顯示,當男人體重增加時,他們的薪水不會像女人那樣減少。當然,別忘了,男人很可能從一開始就比女人賺得多。因此,文中嘲諷說,即使職場男女薪資差距已引起外界關注,但性別加體重所造成的工資差距尚未得到應有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