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權(七七八~八六五年),字誠懸,唐朝河東郡(今山西永濟)人,大書法家,受封河東郡公,後亦稱「柳河東」。柳公權是顏真卿的後繼者,唯懸瘦筆法,自成一格;後世以「顏柳」並稱,成為歷代書法楷模。
二十九歲進士狀元及第,因書法受唐穆宗拔擢,官至太子少師,世稱「柳少師」,卒於任上。
柳公權的書法在唐朝即負盛名,民間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說法,那時的公卿大臣家中立碑,如果得不到柳公權的手筆,就會被人們看作是不孝不敬。
柳公權的書法結體遒勁、落筆清朗雄秀,而且字字嚴謹,一絲不茍。他除了以書法名傳千古之外,其「心正則筆正」的「筆諫」也被世人傳為佳話。
有一次唐穆宗問柳公權如何將書法寫好,柳公權對曰:「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如果人品不高,則落墨無法,柳公權以書法喻政,一方面說明其面對書法創作的態度,一方面也巧妙地藉由書法藝術的精神進諫,讓當時正沉溺酒色的唐穆宗「默然改容」;從此「心正筆正」之說一直流傳至後世。
唐穆宗之子唐文宗曾與官居中書舍人的柳公權等人談話時,說著說著,揚起衫袖,洋洋自得地說:「這身衣服已經洗過三次了。」說罷,在場眾人立刻讚頌不已,都說「一衣三浣」是皇上的儉樸美德。
皇帝被捧得喜不自勝,猛然間發現柳公權竟然始終一言未發,禁不住問原由,柳公權答:「陛下貴為天子,富有四海,您應當選用賢良,罷黜不肖之臣,還應接受勸諫,賞罰分明,這才能使天下真正和樂光明。至於穿一件洗過幾回的衣服,只不過是細微末節罷了。」
此言非但未惹惱皇帝,反而得到皇帝的格外垂青。文宗當場說:「我知道中書舍人不應再做諫議大夫的,可是因為你實在具有諍臣風采,所以要委屈你兼任此職。」次日,文宗正式任命柳公權為諫議大夫。
就這樣,柳公權一面寫出一個個好字,一面講出一句句有利國家的直言,直到唐懿宗咸通六年去世,享年八十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