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古元佑、李平合、劉于菱、楊秀源綜合報導】佛光山開山邁入四十個年頭,對於創辦人星雲大師這位弘法半世紀將「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的傳奇人物,必然是佛教徒和報章讀者所好奇的。馬來西亞六家中文媒體及澳洲媒體日前相繼推出專題報導外,也到台灣佛光山實地採訪,見證人間佛教成果。
馬來西《南洋商報》專題作者陳品潔四日到東禪寺,與馬來西亞佛光山總住持慧顯法師就「佛光山開山四十周年」進行專訪,暢談大師提倡人間佛教人性化、人間化、語文白話化、通俗化等的慈心悲願;同時介紹佛光山人才濟濟,在世界各地秉持星雲大師的理念,分別在文化、教育、慈善、共修、社教等各個領域服務。
東禪寺致贈星雲大師著作《迷悟之間‧自在的人生》、《佛光菜根譚》、《雲水三千—星雲大師弘法五十周年紀念專輯》、《普門雜誌》八月號最新專題文章及《人間福報》等相關資料給該報。採訪內容將九至十一日連續三天全版刊登於該副刊。
馬來西亞媒體關注佛光山開山四十年盛事,六家中文媒體在馬來西亞佛光山安排之下,十一至十七日前往台灣佛光山實地採訪「供僧法會」,行程包括台北、宜蘭及高雄等,各媒體對此次慶典深表重視,並擬作大幅度及深入報導,讓更多讀者了解星雲大師的願力、因緣、德行,以及見證佛光山在世界各地弘揚人間佛教的成果!
《澳洲日報》五、六日第二版以「佛光山開山四十周年專輯」為標題,全版刊登星雲大師創辦佛光山四十年、推廣人間佛教的艱辛歷程。「今年為佛光山開山四十周年,佛光山成功落實人間佛教,大師所創立的國際佛光會更遍佈全球五大洲七十個國家,為世界最大的華人社團;大師立足台灣,放眼全球,胸懷法界,儼然創造一個宗教弘法的奇蹟。」
文中還刊載大師於台灣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的:「我今年八十歲,突然懂得一個道理,原來,我這一生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為了佛教,只要為了佛教,我什麼都做得到。」文中讚歎這是何等崇高的慈心悲願,直稱佛光山是「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一」的人間佛教道場,在時間上承先啟後,在空間上遍布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