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工菩薩請吃烤地瓜。拿起地瓜憶兒時,小時候家境清貧,沒有什麼零嘴可吃,煮好要餵豬的地瓜,豬寶寶未吃,嘴饞先進自己的五臟六腑。以前窮人家買不起白米,只好用番薯簽裹腹;時代不同,對講究營養,注重飲食的現代人,竟然是最具營養的美食。(難怪!豬寶寶吃得又肥又壯。)
有一天過堂,每人桌上一條烤地瓜,在山上要吃烤地瓜不容易,我很高興的將飯菜全部吃完,準備好好享受這難得的美味。第一口,嗯!好香!好甜!好好吃喔!第二口,嗯?第三口,嗯?這時的我,已經顧不得地瓜是什麼香味,要吞吞不進去,要吐吐不出來,卡在喉嚨裡,已無法下嚥,趕快硬擠出口水,幫助地瓜順利的吞下。這時深深體會,什麼叫「嚥不下那口氣」的情境,這一餐的過堂,真是刻骨銘心。
人與人相處,因緣不好時起爭執,各不謙讓,生氣的就會說「真是嚥不下這口氣!」當這口氣「卡住」了,無法再吸另一口氣時,這一口氣又值多少?
在行進間看到幾個現象:一隻蝴蝶,肚子大大的,翅膀緊縮,採花蜜的觸角一伸一縮,無力的躺在路旁;一隻蟑螂肚皮翻上,六隻腳無精打采、無奈的搐動;小鳥不再展翅高飛,展現牠的英姿,眼眸無神,呻吟痛苦著;救護車急速奔向醫院,以解救病危中的人……這些都是「一口氣」接不上的情景。
這當下最重要、最珍貴的又是什麼?是採花蜜?高飛?汽車?洋房?還是親人眷屬?當一口氣不來時,一切都已經無意義、無價值,還爭什麼?放不下什麼?
看到這些景象,加上親身體會,「嚥不下一口氣」成為警惕,平時不知能夠呼吸是多麼珍貴,當一口氣存在,能用來服務大眾,總比含著怨氣而亡,來得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