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市面食品、藥品和用品的認證標章多達三十六種,簡直要考倒消費者。農委會副主委黃有才表示,農委會近年來已經嘗試整合,目前的目標是朝向CAS(優良農產品標章)整合為目標,未來包括工廠產品、有機農產品、鮮乳等,都將以CAS做為標章。而對於有害人體的產品,黃有才說,行政院已經指示,只要是評估風險較高的產品,就要進行強制認證。
日前新北市消保官清查中小學營養午餐,發現領有CAS優良農產品認證的肉類,居然含有禁藥瘦肉精,引發外界對於CAS認證公信力的質疑。
因應塑化劑風波的衝擊,國民黨立法院黨團首席副書記長趙麗雲、立委徐少萍昨天召開記者會,邀請黃有才、與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副局長吳秀英等官員出席。
立委認為,應該對有害人體的各項產品進行強制認證,吳秀英表示,如果真的有害人體,會研究是否強制認證。
黃有才則說,行政院已經指示,只要是評估風險較高的產品,就要進行強制認證。
趙麗雲透過助理到坊間調查發現,市面上包括食品、藥品和用品總共有高達三十六項認證標章,不但消費者「霧煞煞」,而且這些標章分屬衛生署、農委會、環保署和工業局等單位負責,不但複雜而且麻煩。
趙麗雲表示,目前市面上的產品安全標章除了CNS、CAS認證外,牛奶有鮮乳標章、羊奶有羊乳標章、蔬果有吉園圃標章等,「大家記得多少?認得多少?」徐少萍說,這麼多的標章真的讓人看不懂,雖然標章整合真的有困難,但是再難也要整合。
對此,黃有才說,輔導農、漁、畜牧產品,農委會過去幾年制定許多階段性認證標章,現在嘗試朝以CAS認證標章整,也會評估對風險高的食品做認證合。目前擁有CAS標章共有三百三十九個工廠、六千三百零三項農產品,產值達三十億元。
立委也要求,相關單位應該研擬對所有產品給予「最低底限的安全認證」,至少讓民眾知道,貼上這個認證標籤的產品是安全無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