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上了年紀,從職場退休後,起初尚能享受悠閒的日子,但時間一久,往往會開始感到無聊,覺得人生沒有目標而陷入低潮,身心健康也常在這時受到影響。一旦整體功能退化,不僅生活無法獨立,也造成家人照顧上的負擔。
一份不久前發表在國外期刊《園藝技術》的報告指出,若老年人能常從事園藝活動,除有助強健身體,讓自己保持精力充沛外,還能增添樂趣,提升生活滿意度,值得銀髮族參考。
該研究由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的園藝專家Aime Sommerfeld博士所主持,他和德州州立大學的學者合作,在學校網站上刊登問卷,提供瀏覽網頁者填答,為期達一個月,目的在了解從事園藝者對自身健康與生活品質的態度為何。
統計顯示,共有二百九十八位五十歲以上的民眾填答,若依有無從事園藝活動來分析,結果發現相對於未從事園藝者,有這方面興趣的人生活傾向過得較積極、快樂,且體能與精神狀況也較好,對未來普遍抱持正向的看法。
例如在「我覺得年老且感到疲憊」的題目裡,從事園藝者有百分之七十點九的人表示不同意,但未從事園藝者卻只有百分之五十七點三持相同看法;在「我覺得自己非常活躍」的題目裡,從事園藝者有百分之三十八的人表示同意,但未從事園藝者中卻只有百分之十九點六,差距幾乎達兩倍。
值得注意的是,有從事園藝者平時攝取的蔬果量也比未從事園藝者多,這似乎間接發揮了促進健康的作用。
研究者指出,園藝是屬性溫和的運動,進行中除可活絡筋骨,且讓人有機會處在自然的環境中,透過培育植物與觀察變化來放鬆心情,並獲得自信與成就感。
有鑑於此,想要老來依然活力十足,不妨加入「拈花惹草」的行列。
(作者為公職臨床心理師 柯俊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