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的故事】32廖財保在大慈 人生如倒吃甘蔗

李如定 |2011.06.08
1141觀看次
字級


廖財保、黃月賀伉儷(後立者)說:「在大慈是在享受大人世界裡所沒有的純真感覺。」圖/大慈育幼院提供



「每當在車上聽著孩子們唱頌的《文殊心咒》,心中就感受到一股平靜和歡喜。」那份平靜和歡喜,湧自於廖財保、黃月賀伉儷儲滿愛的心湖,洗滌自身,也足以感染他人。

廖財保年輕時,經常開車接送父親和蓮友到寺院參加法會,但自己一直是過佛門而不入的門外漢。一九八七年,在兄嫂廖財源、何柑惠的引介下,廖財保、黃月賀開始每周撥出兩個晚上上佛光山,為大慈的小孩進行課後輔導,孩子們稱夫妻倆為小廖叔叔、廖媽媽。

小廖叔叔指導功課相當用心、嚴格,期望孩子能提升成績,但孩子的個別差異很大,有幾個總是無法達到他的預期,常讓他感到心急、挫折、甚至起煩惱。而自己家中聰明又調皮的男孩,在青春期的行徑相當叛逆,夫妻倆在應對方式上截然不同,加上生活上的種種歧見,大大影響了彼此間的和睦。

所幸,在那段內心煎熬的歲月裡,何柑惠和大慈的老師們給了夫妻倆最大的支持,常利用機會和他們分享帶領孩子的方法,並盡可能地邀約他們參與大慈家庭的活動,讓大慈孩子天真的笑容和舉止融化他們煩躁和怨懟的心。

兩人也開始接觸佛教經典,試著將學到的佛法,一點一滴的運用在生活中,調整自己對待孩子的方式;雖然非一蹴即成,但夫妻間漸漸又有了共同的話題,走出精神上的陰霾,感情比以往更為融洽。

目前剛入社會就業的大兒子,過年時一改過去的狂妄,貼心地獻上紅包,最讓夫妻倆欣慰不已。如今看佛書、聽梵唄,已成為廖財保生活中最大的興趣,周遭的親朋好友、小孩都說他的相貌變得好溫和、好慈祥。

對大慈家庭延續二十多年不間斷的付出,夫妻倆開心地表示:「現在回首過往,才明白,前一刻才打打鬧鬧、下一秒又相親相愛,正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率直、表露本性的行為,我們來這裡是在享受大人世界裡所沒有的純真感覺;更希望我們的兒子也能來參與,將這份法喜、法愛延續下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