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蘊藏石油的南海是亞太地區的潛在火藥庫,在中國大陸加速擴充軍備、建造航空母艦後,宣稱對南海島嶼擁有主權的東南亞各國,無不戒慎警惕,並暗中展開軍事競賽與合縱連橫。
原本無人理會的南中國海諸島,在發現石油蘊藏後,其中有五十一個島嶼,陸續被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汶萊和越南占領,其中又以越南占據二十九個最多。
過去,東南亞諸國原本認為,大陸沒有長程部署軍力的能力,本著先占為贏的做法搶占鄰近自己的南海島嶼,加上大陸經濟崛起軍力跟著擴張後,北京當局以「和平發展」來對抗國際上「中國威脅論」的論調,東南亞各國仍持續著在南海島嶼的占領權。
北京當局也為了強化大陸「和平發展」的印象,於二○○二年十一月四日和東南亞國家協會(東協)各國簽訂「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承諾透過友好協商與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南海有關爭議,讓東南亞各國更加放心。
但是,隨著大陸近年來靠著經濟力量積極擴張軍力,向俄羅斯採購四艘基洛級攻擊潛艦配置在南海艦隊,又研製飛豹殲擊轟炸機和空中加油機,作戰範圍涵蓋南海海域,同時在西沙群島整建島礁工事、組建可隨時向南海進擊的快速反應部隊、增添監控整個南海的新式裝備、提升演習層次等,都顯示北京控制南海的決心。
此外,中共正在海南島三亞市興建可停靠航母的大型海軍核潛艦基地,顯示南海已成大陸軍事戰略布局重點,引發東南亞各國緊張。
為對抗大陸不斷擴增軍力,東南亞各國,包括向來與大陸維持良好關係的新加坡,紛紛展開軍備競賽。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去年公布的報告指出,從二○○五年到二○○九年的五年時間裡,東南亞地區武器採購量,比上一個五年幾乎倍增。研究所武器轉讓項目高級研究員維茲曼說,「一些東南亞國家預見到了威脅,中國成為該地區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