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元氣小子從醫療與教養同步著手

張雅雯 |2011.06.04
964觀看次
字級

據統計資料顯示,台灣約有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八的學齡兒童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其中男童患病比例約為女童患病比率的三倍,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醫師張學表示,主要是患有ADHD男童大多以衝動及過動表現症狀,很容易被發現;而患有ADHD女童多為注意力不集中型,甚至還常被誤會為「很夢幻」,相對之下容易被忽略。

ADHD患者多半在七歲前出現症狀,許多家長明知應該讓孩子接受治療,卻又擔心這麼早用藥會傷身,因此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日前公布的問卷發現,半數家長即使發現孩子有ADHD症狀,卻拖延了一年以上才就醫;即使醫師建議把握黃金治療期用藥,多數家長仍考慮再三,寧可先讓孩子嘗試感覺統合等另類治療。

不過張學強調,另類療法都沒有大型臨床試驗可證實效果,目前醫界認為用藥的好處遠勝過不治療,因為包括食欲變差等副作用,其實影響程度有限且可控制,比如醫師會考慮在寒暑假或周末時暫時停藥;但若不用藥治療,症狀會隨年紀增長而愈演愈烈,更增加治療的困難度。

研究指出,患有ADHD的孩子在七歲時,症狀侷限於過動、衝動和注意力不足的核心症狀,由於容易造成學業與人際上的挫折,孩子可能還會出現低自尊;若拖延到十一歲,症狀會成為混亂行為、學習障礙以及社交技巧出現問題;若遲到青春期之後仍未治療,甚至變本加厲成為退學、成癮、犯罪行為的高危險群。

張學表示,對許多家長或師長來說,面對ADHD這類元氣小子,常有搞破壞的感覺,因為他們很難以一般管教方式,要求他們符合紀律、寫功課有效率,用藥可以幫助孩子緩解失控狀態,並搭配適當的教養方式,才能讓孩子在求學以及人際相處減少挫折。

合宜活動配合結構式課程

不少班級都可能有過動兒,老師該怎麼協助他們呢?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系教授孟瑛如建議把握兩大原則:合宜活動、結構式課程。

比如過動兒沒有辦法安靜坐著,甚至有的還會翹玩兩腳椅,光用斥責的強制方式是無法改善的,因此不如在椅腳上加布,當他無法從行為得到樂趣就會自然放棄。過動兒也常是搶話者,所以課程上要安排「人人有事做」,比如約定好拿到發言板才能說話,但對於其他人的意見可以舉「贊成」或「反對」牌表達意見,讓他既有抒發管道、又能遵循社交規則。

過動兒原本就不容易專心,因此更應避免環境的干擾,比如安排課堂座位時,應讓他盡量坐靠老師近一點,而不是刻意放在最後一排,且附近安排個性沉穩的孩子,這樣過動兒即使上課愛講話、傳紙條,若同學不容易隨著起舞,這個活動就玩不下去。

溫和堅持的態度

訓練過動兒的專心技巧,孟瑛如建議應抱持「溫和但堅持」的態度,說得慢一點、簡單一點、具體一點、正向一點,並且示範多一點。比如與其三令五申「上課不要不專心」,不如改說「眼睛看老師」;盡可能用孩子喜歡的字眼來包裝,比如把「考試」改稱為「過五關」。

教學上也要找出孩子專心的管道,孟瑛如表示,有的孩子適合用聽覺學習,需不斷有口語或其他聽覺提示,除了仔細講解外,最好能與孩子設定簡短的關鍵字口訣;有的孩子需要視覺的提示,可與孩子設定固定的圖形、手勢或關鍵字提示,做任何說明時需以肢體動作輔助說明;有的孩子則需依賴動作演練才能專心,所以事情最好能逐步操練或陪他動手做一遍。

張學強調,幫助元氣小子需要家庭、學校、醫院共同合作,家長的角色最為重要,需要付出時間培養親子時間,並與醫師溝通用藥情形、與老師一致教導原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