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大滿貫賽冠軍,再次離李娜僅一步之遙。這次,比四個月前的澳網機會更大,因為對手儘管是衛冕者,但李娜的實力比較夠看;她很有可能替所有的中國人第一次把大滿貫賽女單金杯抱在懷中。
史姬亞佛將近三十一歲,李娜年滿二十九。本屆法網女單決賽,是兩位老將的天下。只能怨當今女網的「小字輩們」不穩定、不爭氣、前四號種子不禁打。兩位老將憑藉豐富的經驗和頑強意志一路殺進決賽。
她倆此前四度交手平分秋色,史姬亞佛去年在奪冠路上的第三輪贏過李娜。一年過後的決賽場上,李娜今非昔比,這還要感謝雅莎蘭卡和莎拉波娃兩位的「幫忙」。
之前的比賽,李娜碰到的都是喜歡快打猛攻的「快槍手」,準決賽,李娜有二十三個失誤,大部分都是被莎娃逼出來的。還好李娜頂住快攻,決賽迎來「慢槍手」。
史姬亞佛正拍是得分武器,她的正拍加些上旋,但速度遠沒莎姑娘等人快。她的反拍是單手,動作瀟灑,但沒有當年韓寧的凌厲,受壓迫時多是推擋,或者削過去。習慣了快打,面對史姬亞佛的慢,李娜能夠更從容,有足夠的時間落位,發揮多拍優勢。而那些壓力下、慌亂中的失誤,應會相對減少。
李娜需要警惕的,是史姬亞佛的侵略性打法。技術全面的義大利人會發球上網、會放網前小球,更重要的是,一旦嗅到不利,史姬亞佛會主動變招,調整節奏,不會「一根筋」的在底線和李娜對抽。
於是,高壓球、網前截擊,這些前兩戰很少用到的技術,李娜要多練習,決賽派得上用場;屆時,兩員老將,一位為第一個亞洲冠軍,一位為衛冕,都會拚盡全力———拚體能技術,更拚意志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