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鳥類的嘴型有扁的、長的、細的、尖的、利的以及彎的,會有這樣的嘴型,絕大部分的原因是因為要配合飲食的關係,吃肉的有吃肉的嘴,吃蟲的有吃蟲的嘴,吃花蜜的也有吃花蜜的嘴。今天所要介紹的大杓鷸,嘴巴長得又長又彎,那麼牠的嘴巴到底適合用來吃些什麼?文章看到最後,小朋友就可以知道了,這裡我就先賣個關子囉!
遠從遙遠的南方或北方飛來度冬的大杓鷸,喜歡群體一起遷移,台灣是牠們相當重要的冬天棲息地或過境地點,特別是西海岸廣大的泥灘濕地,是牠們絕佳的棲息地點。在彰化海岸濕地,往往可以同時看到三千隻大杓鷸。
想一想,三千隻大杓鷸一起飛翔的景象,一定非常壯觀,不管是誰看到,都會永生難忘。雖然台灣西海岸的沿海濕地看似荒涼,但其實生機盎然,也讓大杓鷸這樣的鳥類相當青睞,經常來此避冬。
大杓鷸是體型最大的鷸科鳥類之一,體長約六十公分,大概跟小白鷺差不多,牠的嘴巴又長又彎,甚至可以長到十五至十九公分長,幾乎是身長的三分之一。這個看起來有點滑稽的嘴巴,別以為只是拿來裝飾用,它可是有相當的用處呢!
大杓鷸是典型的濕地型鳥類,泥灘地以及沙地是牠們最常出沒的地方,這時,又長又彎的嘴巴再加上細長的脖子,就成為牠們覓食的利器,讓牠們可以在泥灘地或沙地中鑽來鑽去,找尋喜愛的食物。
大杓鷸最喜歡吃的,就是躲藏在泥灘地中的螃蟹或砂蠶這類動物,因為牠們通常會躲在洞穴中,如果沒有這樣的嘴巴,還真的很難找出來吃。所以,大杓鷸又長又彎的嘴巴是用來找螃蟹吃的,你猜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