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core years 加演的歲月
隨著全球人口老化,很多人賴以安享晚年的社會安全福利制度已面臨嚴峻的考驗。即使在中國這個正在世界上嶄露頭角的超級大國,也在過去一胎化政策下產生後遺症和不利的數據。據《紐約時報》報導,中國過去靠勞力推動的經濟繁榮已停止成長。
「公民企業」(Civic Ventures)創辦人兼執行長馬克.弗里曼(Marc Freedman)在其新著《巨大的轉變》(The Big Shift)中,針對全球退休問題提出一個解決方案,他建議以全新的思維看老齡化過程(aging process)。他認為,中年以後到真正走到生命盡頭之間,也就是60到75歲這段歲月已經發生巨變,就像舞台表演謝幕後,在觀眾安可聲中加演,稱為「加演的歲月」(encore years),這段人生則為「安可階段」(encore stage)或「加演階段」。
他強調這段時期不在「抓住逝去的青春」,而應發揮年輕時的才能,用於「有意義、貢獻和承諾的人生,尤其在造福後代上。」他在書中並舉喪偶的馬克斯渥希(Gary Maxworthy)為例,指他在舊金山免費食品配送中心創辦一項名為「從農場到家庭」(Farm to Family)的計畫,把不適合送到超市或餐廳輕微損壞的農產品直接送給有需要的家庭。
Arab Spring fatigue 阿拉伯之春後繼乏力
儘管北約加強轟炸,對抗利比亞強人格達費的反抗軍也屢寫重大戰果,但《時代雜誌》指出,國際社會投入利比亞內戰的意願似乎正一分一秒流逝,歐洲盟國愈來愈質疑是否「阿拉伯之春已後繼無力」(Arab Spring fatigue)。
事實上,盟國不只在如何幫助利比亞反抗軍上出現歧見,他們也懷疑還能繼續援助一個烏合之眾、愈陷愈深的地面進攻主力多久。或許更令人不安的是北非那些發起「茉莉花革命」的國家,遲遲無法選出足以取代被推翻獨裁政權的領袖,這使西方開始懷疑,所流的血汗和淚水都不足以促成持久而正面的變革。
種種跡象顯示,歐美夥伴的行動比過去審慎得多。一方面,北約大規模轟炸固然重創格達費在的黎波里等地的軍事資產,反抗軍也聲稱在西部城市如米斯拉塔取得進展,加上證據顯示,格達費的財力、武器和物資可能正快速減少,一些觀察家認為,歐美要儘快向民眾展示,目前的僵局已獲得突破,否則民意如流水,可能很快從支持轟炸利比亞轉向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