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古今避諱談

宗簡 |2006.08.07
326觀看次
字級

避諱,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產物。那時候,臣民要避君主之諱,後輩要避長輩之諱,否則就是大逆不道。
 
為避文帝劉恆之諱,月裡姮娥改為嫦娥;唐太宗叫李世民,柳宗元《封建論》國民的「民字」需以「人」字代之。

傳說有個叫賈良臣的人,要求家人對自己的名字必須嚴格避諱。他的兒子很乖巧,一天讀到《孟子》裡的「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就大聲朗誦道:「今之所謂爹爹,古之所謂民賊也。」氣得他老頭子乾瞪眼。
 
有個學生在私塾裡讀書,因他父親名榖,每遇到「榖」字時,也都要改讀為「爹」。如讀到《管子.牧民》裡的「積於不涸之倉者,務五榖也」,「五榖」念成「五爹」。讀到劉禹錫《上杜司徒書》的「百榖之仰膏雨」,「百榖」念成「百爹」。同窗聽了,取笑他道:「你一會兒,『五爹』,一會兒『百爹』,到底有多少個爹啊?」

更為有趣的是,古代常州每年元宵要大放花燈,以示歌舞昇平。有一任太守名田登,其名與「燈」字諧音,為避此諱,只得將元宵前夕的告示寫成「本州照例放火三天」。結果,老百姓譏之曰:「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文革時期,京劇《智取威虎山》中有句少劍波讚揚楊子榮的唱詞:「擒欒平,逮胡標,活捉野狼嚎。」其實,這裡的胡標,在《林海雪原》中原為「胡彪」;野狼嚎原為「一撮毛」。「彪」、「毛」二字在當時犯了大忌,故該劇為避諱作了大改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