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詩言志--貪廉何干泉水事

於大川 |2006.08.07
462觀看次
字級

我國歷史上有一些為官清廉的官員,他們的事跡流傳至今,他們以詩言志,傳為佳話。

去時還似來時貧

明代清官胡壽安,曾任州縣官多年。他在河南信陽州任滿離職時,依然兩袖清風,還是到職時的那幾件簡樸行李。據《信陽州志》載,他離開信陽前,曾去當地城隍廟拜神,寫過一首《任滿謁城隍神》的詩:

 一官來此幾經春,
 不愧蒼天不負民。
 神道有靈當鑒我,
 去時還似來時貧。
 胡以清廉自勵,一時傳為美談。

不敢妄為小事

元代呂重實為浙西僉事之前,生活很艱苦,甘守清貧,故為官後,也潔身自好,並將平日些許節餘都用於周濟窮苦百姓。一天,家裡沒有米煮早餐,而距發官餉還有三天,他要拿自己的一件新布袍去換點吃的,他的夫人捨不得,呂重實就作詩開導她:

 典卻春衫辦早廚,老妻何必更躊躇?
 瓶中有醋堪燒菜,囊裡無錢莫買魚。
 不敢妄為些小事,只因曾讀數行書。
 嚴霜烈日皆經過,次第春風到草廬。
 
呂重實這些廉潔自律、高風亮節的詩句,使人們傳誦不忘。

貪廉何干泉水事

晉代學者吳隱之,為官清廉自守;勤政為民。當時廣州一帶弊政很多,朝廷遂派吳隱之任廣州刺史,要他去除弊興利。當他到達距廣州不遠的石門時,聽說當地有泉水,人稱「貪泉」,誰喝了這種泉水,誰就會變得貪得無厭,視錢如命。
 
吳隱之不相信有這種事。他說:「貪廉何干泉水之事。」就去喝了這種泉水,並當即吟詩一首明志:

 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
 試使夷齊飲,終當不變心。
 
意思是說,這種傳說不足信,假如像伯夷、叔齊那樣品德高尚的人飲了,是絕不會喪失道德的。
 
吳隱之到廣州後,清政廉明,迅速改變了當地官場那些歪風邪氣,從而使人民能夠安居樂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