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為期兩天的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周二結束,雙方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但在人權和貿易問題上仍存分歧。
美中兩國高級財政官員在減輕貿易摩擦方面取得了進展。不過,美國最重要的要求,即人民幣加速升值卻未取得突破。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在對話閉幕後的共同記者會上指出,中美在各項問題展開坦承對話並取得進步,兩國並沒有掩蓋任何問題。她說:「我們討論了所有課題,無論是對我們或對他們敏感的… …包括人權課題。我們清楚地表達了我們的關注。」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指出,本輪對話取得圓滿成功,美方承諾放寬對華高技術產品出口管制,並將通過中美商貿聯委會,以一種合作的方式,迅速、全面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雙方在對話中取得了四十八項成果,簽署了《中美關於促進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和經濟合作的全面框架》,從經濟、貿易、投資、金融以及國際經濟合作等領域確定了中美雙方未來的合作方向。
其他成果包括雙方同意在鐵路、電網等基礎設施以及清潔能源、綠色經濟、科技創新等領域加強合作,擴大兩國地方政府、企業等各層面的交流合作等。
儘管在人權課題上針鋒相對,但雙方政府同意在明年舉行另一輪人權問題對話,並同意在今年六月舉行由雙方法律專家參與的會議。
本次對話中雙方在經濟課題上取得的進展,比分析家預期的好。中國同意在為政府採購提供公平競爭環境,增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開放國內金融市場等方面作出重要讓步。
中國高官形容這次對話對中美兩國來說是「雙贏」,並稱美國作出讓步,承諾放鬆對軍民兩用高科技產品出口的限制,但華盛頓官員只說他們會考量北京的關注。
美國官員並再次呼籲中國加快人民幣升值步伐。中國則表示,只會按照國內實際情況來調整人民幣匯率。
另中國和美國同意啟動亞太事務磋商,預計第一輪亞太事務磋商不久後就會舉行。
而首次中美戰略安全對話於周二舉行。出席的中方代表除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張志軍外,還有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馬曉天。張志軍以「坦誠、建設性」形容這次戰略安全對話的氣氛。
張志軍表示,在中美第三輪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美方向中方通報了美軍擊斃賓拉登的情況,中美同意加強反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