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的故事】28依宏法師 難忘在大慈的日子

依宏 |2011.05.11
2390觀看次
字級



現為夏威夷禪淨中心住持的依宏法師(右一),難忘當年在大慈服務的日子。圖/大慈育幼院提供

回想起當年入山情景,一幕幕的陳年往事,仿如昨日,轉眼時光飛逝,自己在不知不覺中也將近耳順之年,不禁感觸萬千。

一九七三年剛從學校畢業,和幾位同學一起從台中到高雄遊玩,那是我生平第一次出遠門,沒想到就此留在佛光山,與大慈育幼院結下甚深的因緣,改變了一生。

我出生在貧窮的家庭,父親是職業軍人,隨著國民政府來台,與母親結婚之後,生下兄弟姊妹六人,父親微薄的薪水要養活一家八口,實屬不易,因此,母親在家中兼做手工物品,貼補家用。年幼無知的我,曾因為買不起自己喜歡的東西,而抱怨父母,直到服務大慈育幼院時,才明白為人父母的辛苦。

當時育幼院有三十多位院童,我照顧的院童有三至七歲的阮書忠(常文)、邱理權、許春銀、李道為、道慈等幼童,記得有一年孩子互相傳染出麻疹,因為沒經驗,又怕自己照顧不好,弄得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是好,每天半夜起床來為孩子量體溫、蓋棉被,白天在室內守著他們,怕他們出外吹風著涼發高燒,那時才體會到為人父母責任之重了。

慈嘉法師是當時大慈育幼院的院長,是我在佛光山第一位共事的師長,他總是面帶笑容,說話堅定有力,其親力親為、刻苦耐勞的身教和言教,給了我深刻的印象,無形中也影響了我學佛向道之心。

現在的蕭碧涼院長很讓我敬佩,《普門品》云:「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則現居士身而為說法。」她在大慈服務二十餘年,將身心奉獻給孩子,她把大家凝聚在一起,讓孩子感受到佛光山是他們永遠的家,也讓關心大慈的所有人持續投注關懷和愛心,她是大慈永遠的母親。

看到大慈今天的成長,我也深感與有榮焉!每當常住有大型活動時,他們總在前面迎賓、表演精采節目,他們多才多藝、充滿信心的表現,常常得到大家的肯定。想到大師說:「因緣成就一切。」大慈育幼院,因星雲大師的慈心悲願而誕生,歷任院長和老師及諸多社會善心人士的灌溉培育,讓一棵棵菩提幼苗生長茁壯,它造就了很多社會上有用之人。

大慈,就像是一座道場,也像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許多人的善心和慈悲在這裡被啟發,許多人在裡面得到安慰,在此祝福大家與大慈有緣之人,施者、受者皆共成佛道、同證菩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