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訪禪

圖/徐勁雪 |2011.05.10
907觀看次
字級

去香港看「東方之珠」繁華背後的恬靜自然,在心中醞釀已久,而巧遇天地萬物潔齊而清明的時節,也算是天作之合了。

大嶼山禪跡之延慶寺

大嶼山可算是香港的佛教聖地,但網上的資料基本上,也只有寶蓮寺和大佛,我知道還有其他,就和在香港的堂兄堂姐說了此行的初衷,沒想到他們說這事就交給他們安排。

今年清明前幾天都沒有雨紛紛,清空萬里,有點雲,氣溫在二十多度,正是野外遠足的好日子。

早起,折騰了一下,到達東涌已八點半過,由於前往大澳掃墓的人很多,改乘前往寶蓮寺的bus,在寶蓮寺前的一個站下車,由堂兄帶著拐入了旁邊一條小水泥路,大約步行了二十分鐘左右,就來到延慶寺。

這座位於大嶼山北禪林區的道場是一組依山而建的紅牆綠瓦仿古建築,遠遠看到山門緊閉,正有點擔心吃閉門羹,不過還好,就在我們抵達的同時,有一輛寺院的商務車抵達,我們就隨眾入內了。

延慶寺的歷史和我的年齡差不多,山寺環境清幽,是欣賞大嶼山西北部風光的理想觀景台,與觀音寺隔山相望。延慶寺近年來不時見諸香港媒體,是因為增設存放骨灰龕的盈利性做法,而遭遇公眾非議,入內也確見出售骨灰龕,沒有細問,想著與此行目的無關,禮佛參拜後旋即離開。後來從網上查詢得知,延慶寺在二○○七年遭遇了一次嚴重的山體滑波,導致主題建築危殆,修復需幾千萬港元,寺院無力承擔,遂被香港某財團收購,修復后就增設了盈利性項目,也由此遭到信徒的反對。

延慶寺後山的觀自在林,有眾多不同風格的觀音塑像,矗立在清幽的林間,很清淨安詳!

大嶼禪跡之鹿湖古道

出延慶寺山門,往左按鹿湖精舍的指示路標,拐入一條沙石山路,不到十分鐘就來到一個村子,有客家風味的村舍三五間,其中最前面的一所灰白村居就是有名的鹿湖精舍,精舍前是一塊開陽的水泥空地,四周被各色茂密的土生樹種圍繞,左面有小牌坊,上面刻有黑色四個大字———迴光返照。沒有遇到人,從精舍的玻璃門往里面看,玻璃格子照壁旁的廂房前有曬芋頭的竹籃子,平添了些許人間煙火味,裡面佛堂正傳來隱隱約約的誦經聲,輕按門鈴無人應,感覺冒然打擾修行人的清修不應是佛弟子所為,遂原路返回繼續沿曲徑前行。

這條林間小路兩旁有很多建築年代不一的村居,散落在林中深處,伴著山間的日出日落和四時的鳥語花香,靜待每一個的陰晴圓缺,這些小型寺院、精舍、禪修中心和茅棚,據說住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修行人,可惜有的業已荒廢,布滿歲月的斑斑苔痕,徒增人去樓空的喟嘆。

大嶼山鹿湖區自然環境清靜優美,自成一隅,因處山中窩陷處,據說昔有野鹿往來,得名「鹿湖」,是大嶼山最古老的修行禪林,有佛寺、道場數十間,當中曆史最悠久的鹿湖精舍更有近一百三十年曆史,曾有不少高僧大德在此修行或領眾,包括虛雲老和尚、觀清法師、能持法師、筏可大和尚、聖一老和尚、惟覺老和尚,以及宣化上人等。

看來此番能在「人間四月芳菲盡」的季節造訪海上佛教名山,相信也是宿世的福德所致。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